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2022-06-24 08:47:19

□陈明干

 

农人是最珍爱土地的,每一季庄稼播种前,都要精耕细作。耙,就是农人精心打理土地,使农作物获得高产的得力助手。

里下河地区的耙有多种,可分为水耙、旱耙、梳耙和趟耙等。水耙在水田里使用,旱耙在旱地上作业,梳耙和趟耙用于做秧池畈,每一种都用在不同场合,最终的作用都是粉碎土垡、去除杂草和平整田地,为农作物顺利生长奠定基础。

6月,麦子收割结束便是栽秧。麦茬地耕翻后,经热辣的太阳暴晒几天,再快速上水,所有土垡被浸泡成淤泥,虽经耖、槾盖一番作业,但田面还不算平整。只有经水耙耙过之后,方能栽秧。

水耙由双排木板做成,中间为空档,两端有档板连接固定,式样呈“Ⅱ”型,长约3米,宽50公分。水耙的每块耙板宽13公分,厚7公分。还有的水耙,在一块耙板上安装有“丌”形扶手,便于农人站在耙板上劳作时抓握,站稳身子。使用水耙,也用牛拉,耙田时,水耙两端的绳索连接牛肩上的轭头。路过高处时,用牛人的双脚一前一后站在两块水耙板上,一手抓着牛绳,一手抓住牛的尾巴,借助水耙和人的重量将淤泥挤向低处。路过低洼处,人从水耙上下来,让水耙自行滑过。水耙的两块板宽厚,板底平滑,水耙耙过几转后,田面平坦且淤泥酥软,人在插秧时感觉特别爽手;秧苗栽下后,秧根与泥土很快交融;生长期间,每一棵秧苗更能公平享受水和肥的滋养。

秋天种麦,将稻茬田耕翻一遍后,用的是旱耙耙田。旱耙的形状、大小、长短跟水耙一样。不同的是,旱耙两排宽厚的木板底部均装有一个个切刀状的铁片,两排铁片交错而均匀地分布着。使用旱耙,也是人站在旱耙板上,由牛拉着向前走,旱耙拖到哪里,土垡头就被切碎和拉平,麦秸根和其它杂草也被切断或拉到田埂边。

在生产队还没有拖拉机的年代,秋天种麦前,每个田块得用旱耙耙田三次:田地耕翻后一次,人工挖墒、破垡后又一次,戽下麦种后再一次。轮番耙田,土垡由大变小了,杂草也越来越少。但在硬实不平的旱地上耙田,每一次都颠簸不已,人和牛晕头转向。我的父亲是耕地耙田的熟手,站在耙板上还算稳当。遭罪的是那些刚学扶犁赶牛的后生。记得有一年,阿扣伙耙田破垡,接连从行走着的耙板上摔下来几次。有一次,他整个身子还被夹在两块耙板的空档处,连人带耙被牛拖着行进。当他从地上爬起来时,发现一条裤腿被撕破了尺把长,一只手面也被耙齿划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做打谷场时,也用到旱耙。打谷场上的荒垡特别僵硬,但哪里经得住旱耙下那两排锋利刀片来来回回地切割?荒垡粉碎了,农人做场也就容易了。

梳耙和趟耙,在《王祯农书》里分别称“耘荡”和“田荡”,均为农人拿在手中操作的小农具,用于做好秧池畈,播种育秧。

梳耙,有木制或竹制的柄,耙头为铁制,宽约50公分,上有13或15个齿,每齿长7公分,形状极似猪八戒的九齿钉耙。趟耙做起来更简单:耙头为1.2米长的圆木,柄为2米长的竹竿,将竹柄呈直角固定于耙头中间位置的圆洞中,再将耙头两端的绳索或铁丝牢牢地系在竹柄中部,以进一步稳固耙头。

秧池田多为小面积地块,位于大田一角,或为冬季闲置的空地,或为生长花草的田地。春末夏初,即将落谷育秧,农人便来整地做秧池畈。面积狭小,荒垡凌乱,收割后的花草地更是草根密布。如此地块,水牛拉水耙、早把无用武之地。此时,梳耙和趟耙便派上了用场。

农人用耙子将荒垡由大破小后,再用梳耙将土块破细、拉平。经耙头三番五次的捣鼓,又像梳子梳头一样反复梳理,杂草被密密的耙齿清理而出,田间淤泥也越发稠和。

农人手握洋铲或戽锨,在田里铲出了一道道笔直的墒沟,一块块秧池畈便凸显出来。每块秧池畈宽1.5米,而趟耙的耙头宽度正是为做秧池畈量身定制的。农人双脚站在墒沟里,用趟耙在秧池畈面上来回拉动。一趟一趟地推推拉拉,秧池畈的淤泥面做得像镜子面一样纯平发亮。有人将秧池畈说成稻子的“苗床”,这是再形象不过的。趟耙,就是将苗床铺展得既平整又柔软的最好工具。

6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