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的生日
□陶俊国
我的伯父生于1923年阴历正月十二,按理说,他的生日应该是正月十二,可打我记事起,他的生日一直是农历的七月一日。
从小我就敬重伯父,因为他的传奇人生,更因为他的高尚品格。小时候,只要伯父有空,就喜欢围着他,要他讲故事。伯父的故事特别多,好像永远讲不完。当然,讲得最多的还是战争故事,这些故事绝大部分都是伯父亲自经历过的,所以,讲起来尤其生动,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伯父1944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英勇善战,不久被上级任命为大营乡农会长兼东南联圩的民兵队长。离我们这十几里的白驹是日伪军和“还乡团”的据点,伯父经常带领民兵到白驹捣毁敌人的据点,每次都给敌人以沉重而又致命的打击,令白驹的日伪军和“还乡团”恨得咬牙切齿又闻风丧胆。
1947年腊月十七清晨,伯父正在家吃早饭,一抬头,看到南面的大路上来了一大群“还乡团”,领头的还乡团头子叫陈友余。他原是我们村的大地主,共产党带领人民斗地主分田地,他逃到白驹投靠敌人当上了还乡团。伯父看到敌人来了,立即从后门顺着河浜往东奔跑,躲到村东头的一个破败土地庙的大菩萨后面。陈友余等还乡团来到伯父家,看到桌子上的粥碗里没有吃完的粥,知道伯父肯定躲起来了,便四处搜查,最后敌人在破庙把伯父搜了出来。他们连夜把伯父押到白驹,严刑拷打,想要得到当时村里和乡里党员干部的活动情况。敌人把他打得皮开肉绽,几次昏死过去。伯父什么也没说,醒来后大骂敌人。敌人无奈,把伯父关起来,准备过几天处死。
上级党组织第三天夜里组织营救工作。调集了100个多名民兵,在区长兼政委陆兆厚的带领下,猛攻白驹敌人的据点。战斗异常激烈,敌人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伯父被顺利解救出来。
养好伤的伯父又立即投入到对敌战斗中去,直到我们这里全部解放。
因为这次被捕,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伯父被错误认定为右派、叛徒,开除党籍。
那时,村里刚兴办窑厂,村里安排伯父到窑厂劳动改造。那时窑厂做砖全是手工,砖坯质量的好坏关键在和泥,这是一种又脏又苦的繁重劳动,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是无法感受其辛苦的。伯父一人和泥管两人做砖坯。夏天天亮得早,夜里蚊虫特别多,伯父每天两三点钟就到窑厂和泥,天亮了,做砖的人来了,伯父的一大堆泥已经和好。一个夏天下来,伯父身上被蚊虫叮咬得红斑点点。伯父本来在村里就有威信,他的忘我劳动,更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尊敬。
1972年,在陆兆厚等战友多方努力下,上级经过充分调查,恢复了伯父的党籍。伯父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在7月1日这天,让他再面对国旗举行入党宣誓。
7月1日,大队专门为伯父召开党员大会。伯父特地穿上新衣服,庄严地举行入党宣誓。为了纪念这一特殊而又光荣的日子,伯父把7月1日这天定为自己的生日。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当时的大营乡党委组织编写了一本战争年代发生在本乡范围内的真实的战斗故事——《血染的风采》,其中有篇《机智勇敢的陶锦宝》,就是专门介绍有一次伯父巧妙把“还乡团”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被全歼灭的事。
后来,每到7月1日生日这天,伯父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直到2005年去世。我们所有人也都把这一天看作伯父真正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