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五月琐记

2022-07-08 09:01:23

□翁太庆

 

诗说:“人间五月天,浅夏似春烟。”五月,黄了麦子,醉了石榴,绿了芭蕉,熟了桃李杏;五月,繁花似锦树木葱茏,恣意营造绚丽多彩的景色;五月,渐有夏意,适逢梅雨,气温舒适宜人。然而,今年的五月,“梅子黄时日日晴”,自六月四日后,滴雨未下,本应入梅时节,可“梅姑娘”不知流连何方,未能如期而至,倒让太阳公公过分释放他的热情,使得气温一路飙升。

我来到了防洪大堤上。多日没雨,连日高温,树木因缺少水分加上太阳的炙烤,一个个耷拉着脑袋。“赤日炎炎似火烧”,站在树荫下也是热汗涔涔,行走在堤岸上只鸟未见,鱼塘里的鱼儿也不知躲到哪去了。

然而,“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在这抢收抢种的关键时刻,种田人都知道“只能人等田,不可田等人”,可是空荡荡的田野里不见一个人影。仔细搜寻,原来在田间劳作的人们都在防洪大堤上躺着午休呢。

现在的农田基本上集中到了种粮大户的手中,承包土地的大多是青年人,而参加农业生产的则是老年人,据我所知,本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六十岁以下的几乎没有。可以这么说,在那大多数农活靠手工的年代,一户人家承包十亩地,那是沉重的负担,然而在今天根本不是问题。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参加邻居的生日晚会,“对不起,我来晚了!”循声望去,我看到了一个裸露在外的皮肤都是黑的,只有那笑着露出的牙齿和眼睛里是白的青年人,因是熟人我跟他打趣道:“怎么,刚从非洲回来?”他站起来敬我的酒,乐呵呵地说:“种了六百多亩地,四台机器在田里插秧,自己不带头做,单拿嘴说,没用。没办法,在田里干了近二十天了。嘿嘿!”提起种田我一下子来了劲儿,因为我家也曾种过四亩多田,刚分田那会儿全靠人工,吃的苦没法诉说,哪像现在,“收割不用刀,插秧不弯腰。机器一响,粮食到场。”而且,现在的粮食产量比以前高多了。当我说到收成时,他自豪地说:“是的,现在小麦每亩单产在千斤以上呢。今年收益更高,平均每亩1600元!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也感谢老天爷帮忙,风调雨顺!”这是他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尽管目前出现了世界性粮荒,而我国今年夏粮,特别是苏中地区普遍丰产丰收,又因政府提高了粮食保护价,种粮大户的收入明显提高,因此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

偶遇种粮大户,黧黑的脸上写满了笑意,诉说生活的甜美。过去人们常埋怨,种田没出路,如今种田既为国家提供优质商品粮,又能发家致富,真是一举双得!种粮却成了香饽饽,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午休结束后,我又来到了堤圩上,放眼望去好一派繁忙景象,机器轰鸣,五台插秧机在田间来回奔跑,机器走过后留下一行行笔直的秧苗。每台插秧机一天可插四十亩左右,真是“早晨白田,晚上绿田!”

傍晚时分,人们从不同方向赶至田间地头给旱生植物浇水,每天都要给蔬菜浇水的菜农也显得轻松愉悦,因为他们再也不用肩头去担水了,电动车开到河边,把水泵丢进水里,就这么省事!他们开心地说,做梦都没想到,如今种粮种菜这么省时省力,国家的富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浇水虽然不再费劲,但是浇的水由于太急,未及深处,而非“润物细无声”,故而易晒干,好在昨日“梅姑娘”终于来了,经过雨水的洗礼,人和动植物都显得十分精神。

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