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光
□黄 为
母亲的眼睛是两口古井,太深太深了:它沉淀了生活的坎坷,留下了岁月的艰辛。母亲的目光在我的心中是最美的,在我历经坎坷的时候,给予我坚信自己的肯定;在我失落的时候,好似一团明亮柔和的火焰,它总能温暖我,给我慈爱和祥和,让我奋发向上。
打我记事时起,母亲总是无怨无悔地承担起“半边天”的责任。那时候好像有忙不完的活儿,夏收夏插,秋收秋种……每天总是天不亮就起床,除了生产队劳动不缺勤外,还要洗衣、喂猪、做饭,操持家务。每到晚上,家务事一忙完,母亲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飞针走线地忙开了,纳鞋底,织毛衣,缝补衣服……
当晚归时,灯光下映出母亲瘦弱的身影。在煤油灯照亮母亲的一瞬,我愣住了,母亲已经有了白发,眼角全是岁月留下的皱纹。那佝偻的脊背,是为我们弯的;那疲惫的神情,是为我们留下的;还有那一双粗糙皲裂的手,也是为了我们的生活而操劳的……灯光在母亲的眼珠中闪烁。“早点睡吧,明天还要上学呢?”母亲眯了眯她惺忪的双眼,在摇曳的灯光里是那样的慈祥,让我倍感温暖。
每每在学业上受挫,心灰意冷的时候,我总是下意识地在注视母亲的眼神,那分明是一个心怀焦虑母亲的眼神,我从那眼神里读懂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那是希望和期盼的眼神,是母亲一生最值得宣泄情感的图腾。
读初高中时,有时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母亲的目光还是那样坚定,母亲深知,作为农家的子女,日后需要竭力抗争与摆脱的东西,唯有读书才能获得改变命运,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啊!望着那渴望的眼神,我却从母亲的目光中读到了温暖,读到了希望。她的眼神告诉我:“学业不能荒废,哪怕吃再大的苦,也要努力坚持下去。”
宁静的夜晚,当倦意充斥着我的身体,正想偷懒时,母亲那双期盼的眼神便浮现出来,似乎在对我说:“不要放弃!也不能放弃!”这目光给了我不竭的动力,让我在疲惫时重新打开书,精神倍增,奋笔疾书。正是母亲那慈爱的眼神,把我送到那心中向往而又期待的远方。
自我工作后,回老家的次数少了,但每次回家母亲都会把生活中的磨难说给我听,我知道她是在唠叨中宣泄着生活的艰难,我也在她的唠叨中感受着刚强。常常是匆匆回家,甚至没有住上一宿,母亲大包小包的土特产,已经准备就绪。一路大包小包的提着,直至将我们送上车,母亲那日渐苍老的眼中依然充满不舍,她一直挥舞着手,远远地看着我们,一丝丝凄楚漫上心堤,也溢满我的心房。车行渐远,我才敢回望,母亲依然站在那儿,苍穹下母亲瘦削的身影在我的心中是那么的崇高!
生如昙花,从含苞怒放到枯萎凋零,这一过程漫长而又短暂,美丽而又残酷。母亲的心脏一直有问题,而且由来已久,近几年,发病的频次也增多了,日常用药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每年都要住院四五次。
2021年春夏之交,因为重感冒的缘故,病魔又一次光顾,本已弱不禁风的母亲再次被击倒,不足两个月的时间,竟然住了两次院,每次住院都是半月之多。最后几日,母亲躺在病床上,气若游丝,我看她那无助的目光,是求生的本能,更是对生命的无奈……偶尔抬起她那没有神采的眼睛来,眼角有丝丝泪光闪烁,嘴角不停地抖索着,似有千言万语却无法诉说。那一刻的留恋不舍,那一刻的无语叮咛,不是悲怆于生命的脆弱,而是魂断于亲情的永诀。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母亲那缕温暖的目光,一直深刻在我的记忆中,怀人思亲之痛,无不击中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然而人生苦短,转眼即逝,我只能把它深藏在这个思念的季节,追忆成殇。
夜已深,我推开窗,看星辰璀璨,东南方一颗流星悄然划过,我仿佛又看见了母亲那张刚毅的脸和她那温暖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