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没有电的夏天

2022-07-22 08:46:39

□夏俊山

 

空调不转了,室内如同烤箱。“这大暑天,忽然停电,还让不让人活啦?”家人的一句牢骚,让我想起了少年时代。

那时,我生活的新海公社杨舍13队还没有通电。33户人家,连电灯都没有,更不要说风扇、空调了,大家还活不活呢?

答案是:没有电的夏天,我们活得有滋有味。

家乡多水,多河道。暑天骄阳似火,窗外的树都耷拉着叶子,几只知了大概热得受不了,正撕心裂肺地叫唤着,窝在低矮的屋子里,裤头儿都能拧出汗水。怎么办呢?游泳去!小河就在屋后,终年清水荡漾。到小河里嬉戏打闹,成了我们这群乡村少年的最爱。脱下汗湿的短裤,晾在河边小树上,光着屁股,一个鱼跃,一直钻到河下面的冷水层,憋不住了,才迅速上浮,换一口气。这时,浑身舒坦,哪里还有热的感觉?

整个夏季,我几乎天天下河。在水里,先是不讲究姿势,乱游一阵。这时有人提议比赛,于是拼命划水,看谁游得快。游累了,我喜欢靠在河岸边,摸河蚌,捉鱼虾。直至手指皮肤起皱,嘴唇变色,才恋恋不舍上岸,穿上已晾干的裤头儿,带着“收获”,连蹦带跳地回家。

泡在河水里,时间过长,全身会“闭汗”难受,上岸一会儿,浑身又开始出汗,怎么办呢?那就去巷子里。乡村没有街道,但房屋与房屋之间形成了一些小巷,这些小巷常有过堂风徐徐吹来。大人、小孩,有的带了凳子,有的带了竹席,甚至有塑料薄膜的。午饭后,蜻蜓落在田沟边的枝头上,懒得动弹,鸡也微张双翅,躲在树荫下,村庄里一片寂静。劳动了一上午的庄稼人开始歇晌。他们有的坐在巷子里,有的躺在竹席上,甚至有的在泥地上铺一张塑料薄膜,直接躺在上面用泥土给身体降温。我们这些少年跟他们学,也在巷子里或坐或卧。该下地干活了,庄稼汉贪睡,有人恶作剧,捏住他的裤管猛地一拉——庄稼人光膀子干活,上半身被太阳烤得黝黑,裤头儿褪下一截,顿时露出了一段白。黑白两截,以裤腰为界,哈哈,我们笑得前仰后翻。

夜幕拉开,蚊虫出阵。桥上是乘凉的好去处,遗憾的是木桥很小,没有栏杆,容纳不了几个人。容纳人最多的是生产队的晒场。旷处多风,晚上的晒场空出了大片地方,有人在场边点燃了两堆麦稳子(麦粒壳),驱蚊的烟雾开始弥漫,还没到晒场,我们就闻到了烟味,于是加快脚步,在晒场上占住一隅,铺开草席当床。身边,大人给我们摇扇子,打蚊子。我们躺着看星星,看流动的萤火,听大人说鬼怪故事,说陈年往事,开一些带荤味的玩笑。也有不愿躺下的,他们跑来跑去,抓飞来飞去的萤火虫。阵阵野风吹过,不知不觉中,夜空繁星高挂,炎热的上半夜过去了,于是各自回家,安然入睡。

少年时代,我的生活中没有电器,但酷暑天就这样过去了,我并没有觉得多么难受,更没有“还活不活”的抱怨。只觉得日子如发红的野果,勇敢地尝一尝,别有滋味。

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