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张甲鱼

2022-07-22 08:49:55

话渔·画渔(67)

张甲鱼

文/刘春龙 图/李劲松

 

甲鱼是个俗称,它还有另外两个名字,学名中华鳖,绰号王八。原先甲鱼并不值几个钱,后来渐渐走俏了,渔人也就发明了多种专捕甲鱼的方法。这里介绍一种最为常见的,相当简单,聪明人一学就会。

先到小商店买一包缝衣针,二号的;再到渔具店买一框塑料线,九股的;砍几根树枝或竹枝,折成筷子长短,也有图省事,干脆就用竹筷;这样,制作甲鱼钩的用料就算备齐了。把塑料线穿过针鼻在针身中间打个结,线与针成T形,留两三庹长的钓线,剪下后扣到树枝或竹枝上,也就是钓竿了,这甲鱼钩就算做好了。钓饵呢,可以用小黄鳝,剁成一小段一小段,而最理想的则是猪肝,切成一个个小长条,然后把钩穿在其中就行了。

初中暑假里,也是闲了无事,同学“伙”我去张甲鱼。我们做了足足有一百把甲鱼钩,买了三斤多猪肝。隔壁大伯笑话我们说,打死人少,吓死人多,别偷鸡不成蚀把米哦。好在同学曾跟着他爸张过甲鱼,算是有过实践的,但真正操作起来,也还是显得笨手笨脚。别的不说,就说切猪肝吧,不是粗了嫌“旺”料,就是短了藏不住针,白白浪费了许多,怪心疼的。忙乎了好一阵,终于把诱饵穿好了,手上却挨了不少戳。收拾妥当,看着沾满猪肝的黏乎乎的手,我们都笑了,赶忙跑到河埠头去洗。手刚伸进水里,就引来一大群小鱼的叮咬,痒酥酥的。鱼都顾不上怕人,可见猪肝的诱惑力多厉害。渔人说,甲鱼在夜里看见猪肝就像一盏灯笼,其实不是,气味使然。

甲鱼喜欢在隐蔽而安静的地方生活,芦荡、河沟、池塘是最适宜的场所了。太阳还有老高,我们就急不可耐地划着小船,来到离村子很远的湖边。那里新筑了一条长长的圩堤,还有一片垛田,几口鱼池。系舟上岸,同学挎着装满甲鱼钩的竹篮,我跟在后面做帮手,沿着圩堤一路走下去,一路张下去。每隔十来步张一把钩,先将诱饵扔到远处,再把钓竿插在河沿。也是没经验,不知道把握节奏,等把一条圩堤和几条河沟张完了,篮子里还有十多把钩。总不能带回去吧,同学似乎胸有成竹,看看四周,悄声说,张到人家鱼池里去。我很担心,被人家发现了咋办?同学笑了,怕什么,他鱼池里又没养甲鱼,也是别处爬过来的,明天早点收钩就是了。我想想也对,但总归还是心虚,两人像做贼,偷偷地把余下的钩张到鱼池里。这一来,回到船上的时候,天已快黑了。

河面上弥漫起缕缕雾气,偶有鸟儿贴水扑愣愣地飞到岸边的草丛中,一群蜻蜓围在船边,似想跟着我们回家,而远处的村庄已是炊烟袅袅。

吃了晚饭,洗了澡,我们到村东头的大桥上乘凉。找块草席,随意躺着,看天上的繁星,听周边的虫鸣,心里却在猜想着该有几只甲鱼上钩呢。直到夜深了,乘凉的人几乎都散了,我们才各自回家去。好不容易有了点睡意,同学又来敲门了,他比我还急。我们干脆早点去收钩。

四周还是一片黑暗,途中只看到三三两两的渔火。我们顺着张钩的线路依次收钩,一把、两把、三把……都十来把了,连个甲鱼的影子也没有。心里不免慌了起来,难道真的应了隔壁大伯的话了?都快收了一半了,还是不见甲鱼,有几把只剩下线,钩却没了,还有几把连竿也找不到了,甲鱼可真厉害。我正失望,同学忽然叫起来,有了——随即一只大甲鱼被拖出了水面。说来有意思,我们一共收获了九只甲鱼,有六只是鱼池里的。还有意外惊喜,钓着一条大青鱼,怕有七八斤重,这该算是偷的了。

回到村里的时候,太阳已经出来。隔壁大伯看到我们拎着的“战利品”,还有脸上的得意表情,眯眼朝天说,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们生怕他问青鱼是哪儿来的,故作轻松道,米没蚀掉吧,赚了好几只甲鱼呢。

 

1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