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大雪满弓刀

2022-07-29 09:06:53

□王桂国

 

疫情禁足,却禁不住“串门”,相反,我的“串门”变得更频繁了。“读书好比串门儿”,杨绛先生说得好,我乐意做她的铁粉。可杨绛先生不知道,当下除了读书串门,还有微信串门。

我“串门”,喜欢直奔主题,想到某个朋友,就不声不响“潜水”过去。昨天串门“杏林”,看到一个震撼的视频,是上海各位封闭在家的音乐家合奏曲。“杏林”写下诗一般的推荐语,致敬上海音乐家。

“抚慰,激励,迸发/谁说疫情之下,只需要赖以活下去的物资/和冷血/上甘岭,需要苹果/也需要《我的祖国》/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生机在,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我不懂音乐,听了居然眼眶发酸。从音乐背后传来一阵阵闷雷般的轰鸣,让我看到了西西弗斯们推石上山的壮阔场景。

今天再次串门“杏林”,看到一幅透着清新墨香的灯谜书法。左看右瞧,别有趣味,书法养眼,灯谜养心。“打开一坛封缸酒,打一热词。”中间两个大大的字,竖着排列,是英英武武的谜底:解封。这个带着温度的灯谜,我看着看着,仿佛自己喝了一坛封缸酒,竟也一时心血来潮,制作了几个灯谜。

“郑板桥卖字赈灾,打一热词。钱钟书代表作,打一热词。心电图,打一热词。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打一热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打一热词。餐桌戴口罩,打一热词。”

我把灯谜发给“杏林”,他很快来了回复:“为了降低难度,牺牲了规矩。实际上谜面与谜底不能有相同的字,不过逗笑耳。”他说的是自己的那个书法谜语。几乎同时,呼啦一下,他发来一串新鲜出炉的灯谜。

“噤若寒蝉,打一热词(口罩)。网络大V,打一热词(超级传播者)。亲切会见,打一热词(密接)。工资月光族,打一热词(动态清零)。环保标识,打一热词(健康码,绿码)。”

把这些有趣的灯谜,一齐挂到高中同学群里,一改往日紧张的气氛,群里叽叽喳喳,顿时热闹起来。参与者欢呼雀跃,被封闭在上海的同学,也一个个露出笑脸来。谜底五花八门,对与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心跳。有同学寻找谜底到网上问“度娘”,我说,朋友和我制作的灯谜,都是原创啊!“热词”如春燕,天天在眼前呢喃,哪能蒙住人?末了,正确的谜底还是被机灵鬼们一一猜中。

开始我是主动的,群里人是被动的,我出谜面,他们猜谜底。渐渐地,他们变得聪明起来,化被动为主动,出谜面,让我来猜谜底。“人人健康,打一热词。”“破罐破摔,打一热词。”嘿嘿,有意思,不过这谜语难不倒我。原来他们拿西方“群体免疫”那一套吓唬我,可我是“西西弗斯”,绝不“躺平”。

过去的春天不寻常,眼前的夏天不平凡,上海抗疫仍在继续!此时,最让我感动和敬佩的人,是那些奋战一线的白衣战士和无数的志愿者!他们是英雄,能给英雄们制作灯谜,是我们的骄傲。我想,每个人的灯谜可能都不一样,灯谜一旦挂出来,肯定是五彩斑斓的。但我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第一个把灯谜抢先亮出来。

“助人为乐,打一热词(志愿者)”

“大雪满弓刀,打一热词(白衣战士)”。

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