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五铢钱漫谈

2022-08-24 09:05:18

■/夏勇江

 

《金匮要略》:“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何为五千钱?

“权制之术,实在乎钱”。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意识到货币不仅仅是一个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更是皇权和统一思想的载体,所以他要统一货币。通行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

《史记·平淮书》记载: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铁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银锡之属为器饰,不为币。中国古代货币在形式上第一次得到了统一。但在一般民众中多用铜钱,所以铜钱成了通用的货币。

武帝在元狩五年(前118),“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其特点是铸钱技术有了显著改进,就是以往铸钱只一面有文,背面无文,可磨无文的背面铜屑铸钱。这次规定背面再加铸一道边,使人无法磨取铜屑,再熔铸新币。

元鼎二年初置水衡都尉,掌上林苑,其属官有均输、钟官、辨铜三令。元鼎四年(前113)又进行改革,这次在废“赤侧钱”的同时“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

汉武帝时期反复进行币制改革,最后终于解决了汉初币制遗留下来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发行成色好、重量适中、难于盗铸的五铢钱,使币制稳定。不仅后来汉代沿用五铢钱,而且历魏晋南北朝仍在不断地铸造和使用五铢钱。

出土实物,西汉五铢(穿下横纹),直径26.2毫米,重4.3克。根据这个来计算,五千钱,重约21.5千克。张仲景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腰痛身重,腰重如带五千钱,形容腰部既冷且重。后世医家多有发挥,下肢浮肿、呕吐腹泻、老年人小便失禁等等,为肾着汤的临床运用的发展。《金匮心典》:“肾受冷湿,着而不去,为肾着,然病不在肾之脏,而在肾之外腑,故治其法不在温肾而祛寒,而在燠土以胜水,甘、姜、茯、术,辛温甘淡,本非肾药,温肾着者,原其病也。”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