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难” 政协委员出“金点子”
戴南镇
企业“用工难” 政协委员出“金点子”

本报讯(特约记者 袁开建 通讯员 吴碧云 刘倩)9月23日上午,戴南镇党委组织兴化市政协委员戴南镇履职小组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议事主题是“有效化解企业‘用工难’”。
戴南镇为民服务中心副主任沐娜向市政协委员们介绍了该镇相关情况。位于戴南镇的江苏省兴化高新区聚集了3000多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6家。戴南镇党委、政府,兴化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采取多种措施,开辟了多条绿色服务企业招工通道,目前全镇产业工人约5万人。随着企业数量和招商项目的增加,企业“用工难”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围绕这一问题,政协委员们开展协商,提出不少“金点子”。
泰州市精工链条总厂负责人黄国鼎说,缓解企业“招工难”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突破区域范围,在更广阔的视野招引人才。金桥焊材(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学刚认为,缓解企业“招工难”需要“资源共享”,他建议政府建立全镇企业招工群,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江苏奥力建筑五金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晓龙说,缓解企业“招工难”首先要关心现有的职工,要从宿舍、食堂、环境、待遇抓起,营造“家的感觉”。江苏戴南紧固件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南紧固件协会会长邱永寿介绍,为了解决紧固件生产企业的“招工难”问题,公司与深圳一家培训公司合作,办起了“紧固件大学”,目前已有300多名学员结业。江苏京生管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观军说,化解企业“招工难”首先要从充分激发现有职工的潜能抓起,不但要在经济待遇上关心,也要在精神文化生活上关心。戴南镇唐刘卫生院防保所所长王华则建议,不但要关心规上企业的招工,也要关心众多中小企业的招工。兴化市朱芳粮食专业合作社社长朱春和则表示,就农村而言,还是有一些劳动力有就业需求的,自己愿意为他们牵线搭桥。
座谈会上,各位政协委员围绕“有效化解企业‘用工难’”这一主题,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企业把职工当作家里人,职工才能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大家希望戴南的企业负责人要进一步关心职工的生活,进一步解决他们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