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柴 钩

2022-09-30 09:31:04

话渔·画渔(77)

柴 钩

文/刘春龙 图/李劲松

 

渔事伴水而生,渔法因鱼而异。虽说多数渔具,尤其是大型网具,捕获对象很杂,但总有一些渔具专门针对某些特定的鱼,比如小时候见过的一种叫柴钩的钓具,印象中似乎就是用来捕获鳗鱼的。

鳗鱼,家乡称之为毛鱼,属于洄游性鱼类,一生洄游于江河淡水和海洋咸水之间。春天,小鳗鱼从大海游入内河生长;秋天,成年鳗鱼又从内河顺流而下,游回出生地繁殖。鳗鱼是纯肉食性鱼类,在淡水水域,主要捕食小鱼、虾儿、水生昆虫等,白天潜栖于江河湖泊的洞穴、沟坎、水草丛中,夜晚出来觅食。

渔人根据鳗鱼昼伏夜出、喜暗怕光的习性,发明了柴钩。柴钩,望文生义,该是跟“柴”有关吧?还真说准了,这柴钩的钓竿就是芦柴做的。就地取材,选结实的芦苇,截成一百二十公分长的一根,这就是钓竿了。剪一米长些的尼龙线,扣上一种钩身较直的鱼钩,渔人也叫它“毛鱼钩”。把钓线系在钓竿根部二十公分处,钓钩顺向另一端,钩尖套入芦管中。这一“套”,貌似随手之作,实属刻意而为,完全是为了方便收钩放钩,不致钓线凌乱。这样,一把柴钩就算做好了。渔人做多少把柴钩,并没有限定,凭各自需要,少的两三百把,多的五六百把。

张柴钩的季节,从清明一直到深秋。一般是在傍晚,渔人可以撑船去,也可沿着河边走。不管哪种方式,有一样可别忘了,要带上诱饵,也就是活的小鱼,鳑鲏罗汉儿。哪些地方有毛鱼,哪些地方没有毛鱼,渔人一看便知。船行至作业水域,渔人拿过一把柴钩,把钩从芦管中拔出,捞起一条小鱼,将钩从鱼的尾部穿到头部,这叫“挽钩”。钩挽好了,抛入水中,钓竿插在岸边。记着要将扣钓线的一端朝下,因为上钩的毛鱼力量很“冲”,不然会把钓竿拖走的。

收柴钩则是在第二天早上了。渔人顺着张钩的线路,一把把将钩收起。毛鱼一般“吃”钩很深,那就要把钩剪掉,下次张时再扣上新的。没张着毛鱼的,把残饵退了,将钩套入芦管,留待下次再用。有的毛鱼上钩后钻入洞穴死活不出来,这就要靠你的耐力了,慢慢拽住不动,千万别性急着猛“搐”,那样毛鱼就会脱钩的。也有的毛鱼上钩后死缠在水草丛中,随你怎么拽都拽不出来,这时渔人就会用一种叫“鱼镣”的工具,伸到水草根部,连鱼带草一块儿扒上来。这鱼镣,两个叉齿,像公鸡头的形状,装在竹柄上,类似于鱼叉。据说,鱼镣起初就是专捕毛鱼的工具,可惜已经失传了。常言道,凡事不可绝对。张柴钩所获,并非清一色的毛鱼,偶尔也会碰上几条鲇鱼、昂嗤。

有些年看不到张柴钩了,原因很简单,鳗鱼洄游通道受阻,野生鳗鱼近乎绝迹。加之鳗鱼人工繁殖技术未有突破,由此带来鳗苗价格飞涨。每年一至四月,成千上万艘渔船聚集长江入海口,追逐洄游的鳗苗,张网捕捞。像缝被针大小的鳗苗,一条都值几块钱,最高年份卖过十八元,鳗苗成了“软黄金”。过去鳗鱼特多,抛去自然因素,还得归功于渔业部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到季节,渔业部门就组织专人捞取鳗苗,然后回来放流。现在当然不行,放不起了。

 

3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