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三层网

2022-12-02 15:50:41

话渔·画渔(85)

三层网

文/刘春龙 图/李劲松

 

三层网(又叫三重网)是相对于单片网而言的,都属于丝网的范畴。三层网不是单片网的简单重叠或组合,自有其特殊的制作方法。

发明三层网的渔人肯定是个天才,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至于为何断定发明者是个渔人,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其他人士,这倒不是说他们没这本事,实乃缺少那份心境和经历。

似乎从有丝网捕鱼的那一刻起,或者更早从《诗经》“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的句子起,渔人总有一种欲望,有没有什么样的鱼都可捕获的鱼网呢?不论鱼的品种,也不论鱼的大小。这倒不是渔人贪心,人类本身就是在永不满足的驱动下前进的。发明丝网已经是进步了,那是相对罾罟而言的。但还不能尽兴,规格不同的鱼网,只能捕大小不等的鱼,小鱼上不了大网,而大鱼又往往会把小网冲破,这确实是件挺苦恼的事。于是,渔人在经历了无数次的遗憾,无数次的幻想,还有无数次的实践后,终于琢磨出三层刺网了。

如同哥伦布的轻轻一敲,鸡蛋得以竖立在桌面上。三层刺网的制作说来复杂,点破了也很简单,不就是三层网片组装在一起嘛。两片大网眼的网片放在外面,中间夹着一层小网眼的网片。

渔人把大网眼的网片叫做“干子”,不知道为何这么叫,想必是指主体的意思;把小网眼的网片叫做“褥子”,这多少还能理解。干子、褥子的编织原理都是一样的,跟编织一般丝网相同。

渔人编织干子时用的“帮子”足有七八寸长,外行人看到这么大的一个网眼,常会满脸诧异,甚而惊奇,这要捕多大的鱼啊,几十斤上百斤吧?渔人会鄙夷地一笑,像城里人嘲笑乡下人少见世面一样,这么大的鱼,线也吃不消的,晓得嘛,这是三层网的干子。

制作三层网时,装配浮子与脚子的方法,跟普通丝网是一样的。想把三层网滂在水上,脚子轻些,浮子大些;想让三层网沉到河底,则脚子重些,浮子小些。不过,把干子和褥子组装成三层网,还是需要技巧的。外面两层干子的网眼要对应好,不能错开,里面褥子的高度要适当放宽,高于干子,俗语叫“臃”一些。这样,鱼儿在触网后才会被缠绕住。如此说来,你也就约略知道三层网的捕鱼原理了。

鱼的游动不像人的行走。人可以跳越腾挪,可以迂回曲折,可以直来直去,鱼可不行。当鱼向前游动触到三层网时,条件反射当然是退回来,但它不能像人那样思考,退回来的方式也就错了,人可以如倒车一般后退,而鱼是顺着转弯。恰恰就在转弯时,鱼儿被“臃”着的丝网褥子缠住了,外面的干子则起到了机关的作用。当然,鱼在“闲庭信步”时,会有“悠然后退”的优雅动作,而一旦触网,则会惊惶失措,慌不择路。人也难有急中生智的,何况鱼乎?由此说来,我们也就知道三层刺网到底能捕多大的鱼了。那身体周长大于褥子、小于干子网眼的,均在捕获之列。其实,三层网捕获的鱼并不像丝网那样“卡”在网眼里,大都是被“裹”着的。

现在,三层网几乎成了渔人流动作业的首选渔具。虽如此,渔人希求捕获一切的欲望,也仅仅是欲望而已。

 

1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