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小陈故事”创业精彩 小记者体悟“匠心”之美

2022-12-07 09:13:50

陈红兵向小记者介绍珠穆朗玛峰制作过程。

 

用不锈钢钢渣制成的工艺品——珠穆朗玛峰。

 

本报讯(特约记者 袁开建 通讯员 戴晓)戴南镇有个“把珠穆朗玛峰搬到中国不锈钢名镇的人”,他就是兴化市小陈故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红兵。11月25日,戴南中心小学的小记者们采访了这位“钢铁匠人”。

2009年,陈红兵注册了自己的商标“钢铁匠人”“小陈故事”。他与240位设计师、300多个工匠合作,开发了80多种不锈钢工艺品,精致的果盘、腾飞的巨龙,到展翅的雄鹰、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让戴南的不锈钢载着文化“转型”。目前,公司已拥有24项版权、专利以及两个品牌。在11月8日召开的兴化市乡镇首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上,陈红兵当选为会长。

小记者们参观了一楼生产车间。当看到立于萤石之上的钢铁之树时,小记者们感到很新奇。陈红兵告诉他们,这个作品的创意源于“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的《竹石》诗:“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寓意作者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最吸引众人目光的当属“珠穆朗玛峰”,陈红兵告诉他们,他了解到科考工作者、探险家和登山运动员登上珠穆朗玛峰后,便和工艺美术大师苟德强一起商量完成这样一个作品,希望在向他们致敬的同时,激起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科学、关注环境、关注生命的热情与渴望。为了体现其真实性,选用的材料是冶炼不锈钢的钢渣。整个作品长980mm,宽400mm,高约120mm,是苟德强花了四天四夜完成的,惟妙惟肖,真实等比地展现“万山之尊、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小记者们听完介绍后,不由地心生敬畏。

为了让小记者们更深入地体会“巧夺天工”的手艺,陈红兵特地为小记者们准备了泥塑活动,请到了团队中的苟德强大师来指导大家,让大家在动手创作中,感受“塑造美”,做一次“小小工匠”。

小记者们在拿到油泥后兴奋不已,一个个摩拳擦掌,苟德强告诉大家,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先用手掌的温度慢慢将硬邦邦的油泥软化,这样才能“随心所欲”地捏成自己所要的形状做好准备工作后,小记者们便迫不及待地“干”了起来,大家认真创作,热烈讨论,有同学说,他想当一名考古家,因此他创造了一些“三星堆文物”;有同学说,他小时候最喜欢听爷爷讲孙悟空的故事,因此他做了一个金箍棒,表达自己对爷爷的思念之情;有同学说,他想做一名吃遍中国的美食家,因此他捏出了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

4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