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天成米业:“一粒大米”的沧桑巨变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晨)戴窑大米飘香全国,江苏光明天成米业位于戴窑镇西工业园区东三段,2003年创立,从4亩地的老厂发展到现有占地面积120亩,拥有仓容10万吨,员工近130人。如今兵强马壮的企业,员工尽职尽责,幸福感满满。
江苏光明天成米业共有两个厂区,北厂区和南厂区被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相隔,北厂区是原先的老厂,30岁就进厂的王久权在企业一干就是十多年,他目睹着老厂区到新厂区的变化发展,深有感触:“我们的老厂刚刚成立的时候,人员比较少,像我一个人,有时候化验原粮,有时候大米出来要验大米的质量。现在成立了新厂,我们老厂也做了人员调整,我现在专门负责大米的质量问题,更专业地把控质量。”
从一人身兼数职,大事小事一把抓,到一人只专一职,如今每个员工能潜心做好一件事情,江苏光明天成米业也做“精”了企业,让每一粒大米以最优质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的饭桌上,随之而来的良性效益就是订单量不断上涨。采购部忙着采购原粮,可老厂区的码头只能停靠一条船,根本无法满足现有业务量,此时,新厂区新建的400多米的码头线,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可同时容纳4条1000吨的货船同时装卸货物。“有了码头之后,我们收粮、储粮的效率大大增加,以前收粮都是用小车运回来,现在我们都是用船运,我们码头年吞吐量大概是在50万吨。”总经理助理韦伟说。
米厂生存的灵魂是大米的品质,江苏光明天成米业在源头上做足文章。近几年来,江苏光明天成米业在兴东镇打造绿色生态种植基地,在陈堡镇建立3万亩订单农业种植基地,在戴窑镇设立1万亩原粮基地。这样的举措,不仅有效保证了公司所需粮源质量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与地方农户进行订单合作,按统一高于市场价0.05元/斤进行收购,极大提高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也增加了农户的种粮收入。韦伟说:“在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想都不敢想,我们有自己的基地,我们当时收的是百家粮,那么百家粮有一个弊端对我们公司加工的大米产品的口感无法把控,自从有了这个原粮基地,我们从源头控制,让我们现在加工的每一袋大米的口感和质量保持稳定。”
源头得到了保证,仓储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年四季温度湿度不同,对仓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原先的老厂并不具备仓储能力,往往是边采购边加工,遇到梅雨季更是让厂里所有人都发愁。如今江苏光明天成米业新厂区设置了26个标准恒温仓,拥有10万吨的仓容,专业设备跟踪测量,定人定时定管,让恒温仓里的每一颗稻谷都保持该有的品质。仓储部员工陈大平给记者介绍:“这是电子测温线,能测定粮食温度的,我主要平时看仓库的温度、稻谷的水分,预防虫害。”
心若所向,必是远方,江苏光明天成米业上下合力,抓原粮、保仓容,公司现有“苏冠”、“乳玉天成”、“壮禾”三大品牌,旗下有“原香米”、“清香米”、“软香米”、“生态米”、“崇明农场大米”、“御品香米”、“甄选贡米”等20余款中高端系列产品。其中,“苏冠软香米”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及上佳的口感,先后获得“首届好吃苏米金奖”、“江苏好粮油产品”等荣誉称号;“苏冠生态米”荣获“第二届好吃苏米金奖”。公司产品品质优、口感佳,多年畅销江浙沪等华东地区,辐射华中、华南、西南等区域市场,同时具备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资质。新厂区内,全自动智能化车间,更是加快了企业发展的步伐,生产线上机器手臂有序舞动,将一袋袋沉甸甸的大米打包成组,送至千万家。智能化生产车间主任杨宝军说:“目前像我们这个车间只需要两名工人,身后的同事调试产品参数,我是负责整个车间的生产,包括处理突击情况。”
十年间,江苏光明天成米业完成了无数次的蜕变,从一个小的大米加工厂发展成为集基地种植、仓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专营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江苏大米加工十强企业、江苏省放心粮油示范企业、江苏苏米核心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积极推行6S管理,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确保产业链高效运行和产品的健康安全。总经理助理韦伟表示:“光明天成米业将继续秉承‘产业报国、粮安天下’的企业宗旨,践行‘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企业使命,奉行‘上善若水、一诺千金’的企业价值观,为努力实现‘打造一流企业、铸就百年品牌’的企业愿景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