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蜡梅香

2023-02-03 09:05:05

□赵冬俊

 

年前,在乡下忙碌的爸爸正式退休,终于得空来城里小住。

吃过饭,妈妈带爸爸到小区里走走,我也随他们走一段。至小区西侧的小河边,忽闻一阵熟悉的清远幽香。我急忙四处找寻——两栋楼之间的草地上,一株气质非凡的乔木赫然立于眼前。它有两层楼那么高,枝柯纵横,叶片繁盛,形似瓜子,大多两两对生。它们黄绿参差,大小悬殊。叶间好些状如金色垂灯的小花,反射着高贵而不耀眼的温和光泽。这么高大的蜡梅树,这么繁密的蜡梅花,我平生第一次见到。

爸爸妈妈都很惊异,不住地赞叹花香浓郁。

停了一会儿,爸妈走向别处,我则留在金碧交辉的蜡梅树下。

走近树干,可见主干密布疣状皮孔。用手指从上滑过,皮孔像小嘴旁的一块奶油被抹开,秒变成大花脸。转而走近东侧最低的一枝,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叶片虽在枝头,但已力不从心。要么边缘卷皱,要么中间露出孔洞,要么中间隐现褐色斑纹。我要手指轻抚一叶,竟“咔哒”一声决然落地。我要手指再敲另一叶,也同样飘然而去。细看,叶痕清晰,其旁花苞像拉开大幕之后,居于舞台中央的明星。其实叶子们都已做好退场的准备,就等最后的一阵风了。可是,夹在两层楼之间,“寒风不度”,对它们来说有点尴尬,对于观赏者来说,是另一种风景。再往上细看,枝上挂着许多深褐色的酒瓮——大肚小口,那是蜡梅果。现在它们已如蝉蜕一样,成为生命接力的证明。里面的“种子”早已远行。

自古“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然,松高洁而无花可赏,竹挺秀却无香可闻。唯蜡梅“色香俱全”,格调高雅。乡贤郑板桥有联“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赞的正是蜡梅这种“平易”的“风骨”。枝上的蜡梅花,两两并开,左一朵右一朵,至顶端则独放。花金色,瓣多枚,蜡质,薄如蜂翼,半透明。瓣形也似瓜子,里层肥美,外层狭长,最外层兼职“花苞”的叶片又矮下来,其边缘尚存一丝浅褐。花冠呈不规整的钟形,中央略白的黄色花蕊文静内敛,五指并拢状,周边留白较多,看着舒服。

梅花与蜡梅,都有“梅”字,相似之处颇多,但它们并非一家。古人咏梅名篇中的主角多为“白梅”。如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未明言其色其形,但以其花香推断也应是白梅或红梅。倒是今人余光中,以“蜡梅”作为他乡愁诗篇的压轴意象,将“乡愁”演绎得荡气回肠。后,罗大佑谱曲,深情款款,催人泪下。

疫情三年,我成了故乡的匆匆过客。站在这棵蜡梅树下,挑一枝折下,不由得哼起了那首《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蜡梅香

母亲一样的蜡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蜡梅香啊蜡梅香

今年春节,我终于可以回家闻一闻蜡梅香了。

4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