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芦柴钩

2023-07-14 08:59:49

话渔·画渔(113)

芦柴钩

文/刘春龙  图/李劲松

 

想起我们小的时候,好像没听说有谁不会钓鱼的。钓具就地取材,一根芦苇就是钓竿,缝衣针放油灯上烘烤折弯了当作钓钩,钓线也不讲究,什么线都行。诱饵呢?屋后挖蚯蚓,田间逮蚂蚱,还有干面团、米饭粒,想用什么就取什么。哪像现在,什么都要到渔具店里买。

说是钓鱼,其实就是娱乐,钓只是个名,玩才是真的。因为钓的都是小鱼,䱗鲦、鳑鲏、麦穗鱼,偶有黄䱗、鲫鱼上钩,就高兴得不得了。这样的钓鱼也就白天玩玩,还要看季节,冬天是没人钓鱼的,就是夏天,晚上也没有。如果有谁,晚上也钓鱼,那就不叫钓,而是渔民所说的张了。

单竿钓鱼总觉不过瘾,晚上又那么无聊,孩子们就想到张钩,张更多的钩,钓更多的鱼。钓具还像原来那种,仍旧自己做,只是竿短了,线也短了。

钓竿好说,屋后草垛上抽几根芦柴,撅成筷子长一段,想要多少就备多少。问题是那么多鱼钩从哪来,总不能买上几包缝衣针一根根烤吧?孩子们有的是办法。买当然最省事了,兴化东门竹巷就有卖的,只是舍不得花钱;取巧的是跟渔人“匀”,话说得好听,其实就是“讨”;简便的是换,找出甲鱼壳鸡内金,还有鸭毛鹅毛,跟挑担换糖的去换;极端的就是偷了,看有张钩的渔船经过,夜里悄悄捞起,割下一段,也不敢多,有个十几把就行。偷是闹着玩,不敢贪多,大人知道了要挨骂的,渔民晓得了更不得了。

有了竿,有了钩,还差线,也好办,有的是妈妈纳鞋底的棉线,再不就跟织渔网的渔姑讨要,这就齐了。把线剪成庹把长一截,一头扣上钩,一头系到芦柴上,顺势绕好,一竿钓具就成了。孩子们随口叫它芦柴钩,一次做上几十把上百把甚至更多。

接下来就是挖蚯蚓了,墙角边草垛旁有的是蚯蚓,随便挖上几锹就够了。把钩“挽”上蚯蚓,挨个儿放到竹篮或铁皮桶里。这时差不多快到日落时分了,拎起芦柴钩就走,或到圩堤边,或到垛田间,或到小河旁。看好一个地方,取出一把芦柴钩,打开钓线,把钩抛到水里,钓竿插在水岸边。再走几步,插上一把。这样一路走下去,张下去。

等把所有的芦柴钩张完,天也快黑了,赶紧回家吃晚饭。因为钩是要在水里过夜的,孩子们心里老是不踏实,猜想有多少鱼上钩,还担心会不会有人偷鱼。所谓做贼人防贼人,自己就曾干过,也就怀疑别人。再说了,顺带不为偷,看到河边有无主的钓竿,出于好奇,拔起看看,有鱼谁不要呢?

天还没亮,孩子们就心急地起来,一溜小跑去收钩。慌慌地拔起第一把钩,有鱼,是条鲫鱼,好兆头,第二把是条黄䱗,还好,第三把,落空,第四把又是,心开始往下沉,好在下一把又上鱼的,这次是虎头鲨。钩上有鱼自然高兴,只是退钩取鱼有些麻烦。方便退钩的是黄䱗、鲫鱼,吃钩浅,大多在嘴边;费事的是鳗鱼黄鳝,还有昂刺鱼,钩都吞到肚里了,只好掐掉,怪心疼的;最怕碰到刺鳅,蜷成一团,奓着刺,像个刺猬,让你没法下手。

收钩常有趣事。有时一把钩提不上来,以为勾住水草杂物,顺着钓线往下摸,终点竟在一个洞口,肯定是黄鳝了。再慢慢拽,黄鳝大多能拽出来,有的怎么也拽不出来,就得用手抠了,这样的黄鳝都是大家伙。有时拔起芦柴,钩不在水里,倒跑到岸上了。正纳闷呢,收收钓线,没想到缠在油菜秆上了,扒开一看,是只甲鱼。

孩子们兴冲冲地回家,正准备把钩补齐,还以为爸妈看了渔获会表扬的,哪知挨了一顿责骂,草垛怎么乱糟糟的,墙角是谁翻了土,家里留着卖钱的鸭毛鹅毛哪去了?说是骂,其实也就絮叨几句,走个过场,想想自己小时候不也这样吗?或许若干年后,挨骂的也会这样骂他的孩子吧?

 

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