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秧  凳

2023-07-21 09:05:53

□陈明干

 

秧凳,夏插时农人用于拔稻秧的一种辅助器具。农人坐在秧凳上,一边拔秧苗一边向前移动,减轻了因长时间弯腰劳作而造成的腰酸腿痛。

早在北宋之前,农人就发明了秧凳。它由小凳子演变而来。小凳子四条腿,农人将它们固定在一块木板上。木板宽,人坐在凳子上拔秧,凳子不会陷入淤泥。后来,农人又进行改进,将凳面和底板都做成两头上翘、中间低凹的形态,人坐在凳面上,屁股挪动时更容易推动秧凳向前。改造后的秧凳形似马状或船状,因而也有人称之为“秧马”“秧船”。有的地方,农人还坐在秧凳上栽秧。

水稻是里下河地区的传统作物,农人每年都拔秧、栽秧,自然少不了秧凳。里下河地区的秧凳以两条腿居多,一前一后,如小闸板一样支撑着凳面和底板;凳面、底板几乎都是平直的,上翘的少。而且,秧凳只用于拔秧,没有人坐在秧凳上栽秧。

一个农家有多少张秧凳,依家里能栽秧的女人而定,有几个能栽秧的女人,就有多少张秧凳。家中没有会栽秧的人,肯定没有一张秧凳。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芒种时节,麦子割完,接着便是栽秧了。里下河地区遍地皆农田,一到栽秧之时,场面浩大,铺天盖地。

栽秧先得拔秧,秧苗拔好后才能挑到大田里栽插。

拔秧都是在凌晨。栽插面积大,人手紧张,农时又不能耽搁;六月大热天,在凌晨将秧苗连根拔起,秧苗不受暴晒;秧苗尽快栽到田间,能早点适应新环境。无论在什么年代,凡拔秧,每天都起大早,早的人三点钟就到秧池田了,最迟的不会超过四点,早饭也不吃,拔好了秧才回家吃早饭,吃过早饭又去栽秧。拔秧的人一手拿秧凳,一手拿着扎秧把的齐头稻草,在朦胧夜色中从家里跑往秧池田,脚步匆匆忙忙,每个人都有一种紧迫感。

星月还在高挂,蛙声依旧一片,秧池田已经叽叽喳喳地闹嚷起来。拔秧的,大多都是女人,也有少数男人,只要是能栽秧的,都来拔秧。生产队时期,一块秧池田里,每天早上有十多个女劳力聚在一起拔秧。分田到户后,尽管以家庭为单位种植,但栽秧时,有的以“换工”形式帮着栽秧,有的请众亲友突击栽秧,因而拔秧时,人数比生产队里还要多。

秧池畈都是长方形,5尺宽,这种宽度正好适合两个人并排拔秧。一个人一张秧凳,每个人都赤脚卷裤,低头弯腰,双手伸向浓密的秧棵,将一棵棵秧苗拔出来。

熟练的人拔秧,是双手操作,左右手同时进行。坐在秧凳上,双手抓着几棵秧苗后,拳头下端紧贴着泥土,用力向身子这边拖动,一下子就将秧苗拽了出来;握有秧苗的双手再微微张开,继续伸向前面竖着的秧苗,合指,再贴土而拔。手里的秧苗渐渐多了,拔秧的人还不满足,会将秧苗紧贴在手掌里,张开大拇指,敞开虎口,继续拔秧。当双手握满秧苗时,这才抬起头,直起腰,左右手抓着秧把,不停地在田水中点拍秧根,以洗去泥土。感觉秧把轻了,双手里的秧苗合并在左手上,右手从秧凳下抽出一根稻草,拦腰在秧把上绕上两三圈,再将稻草头别在秧把上,一把干净、葱绿的秧把才算扎成。女人随手将秧把放在身后,又埋头向前拔……

拔好一把秧,是如此费心费力,而将一块块、一框框的秧田全部栽完,要拔多少秧把?要拔多少天的秧把?人的体力和精力都有限,还都是女人拔秧,又是起早贪黑连日劳作,谁能撑得住?屁股下的秧凳,就是“支撑点”,犹如“加油站”,给了农人源源不断的力量。

拔秧时,农人的双手向前移一点,屁股和秧凳也同时向前挪一点。一块秧池畈全部拔完,秧凳也“爬”到了畈子的尽头。当太阳跃出地平线时,一块块秧池畈上,尽是挤挤挨挨、青葱翠绿的秧把。

拔秧的人就着田水洗洗手,揉揉发胀的双眼,从秧凳上慢慢站起,又背手拍打酸疼的腰眼,然后跨上田埂,这才回家吃早饭。

秧凳木板做成,不能暴晒。秧苗拔完,农人要用塑料布、担兜、扎秧把的稻草将秧凳遮盖起来,或把秧凳淹在田水里,再扯来几把青草覆盖其上。晚上收工,秧凳洗干净,放在田埂上沥水,待明早再用。农人对使用的农器具,总是倍加爱护。

稻秧全部栽完了,农人洗去秧凳上的泥渍,晾干后,又成了在家小坐,或邻里间围坐在家门口聊天的凳子。

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