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冀北之行

2023-09-08 09:20:55

□ 房干森

 

一踏上河北大地,“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频繁映入眼帘。八月下旬,我有幸与朋友一起,在河北游玩了五天,切身感受到这么“近”,不仅是距离的远近,更是交通的发达快捷和心驰神往的愿望;“那么美”,不仅是风景美,更有天然雕饰的整洁、静谧之美和欣赏捕捉的恬淡、愉悦之美。

一路上,山峦此起彼伏,在小块的平原上不时会看到两种与我们里下河地区相同的植物,经导游解释,一种叫油葵,是中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此时正值开花期,金灿灿的一片,像我们这儿的向日葵,但秸秆要低矮,长得比向日葵稠密。油葵的葵花籽油的营养价值很高,市场上收购油葵的价格也比较高。另一种叫青储,和我们这儿的玉米基本一样,只是名称和用途不同。它是将鲜玉米棒连同鲜玉米秸秆粉碎,通过青储发酵机械包装成捆,可以保存1-3年,用作牛、马等牲口的饲料,是牧民的必备饲料。

河北,作为“京畿之地”,历史源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这次,我们游北戴河,走皇家御道,览庙宫水库,眺海天一色,赏具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古城的雄浑壮观……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更是留下了深刻印象:山环着水、水连着山,湖与湖之间又有曲折的小桥相通;湖中有岛、岛中有景、景中有诗;绿树成荫、错落有致、秀丽多姿;因山就势、依山傍水、山中有园、园中有山。那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桥、廊,奇美的建筑与湖水、绿柳、青山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参观了塞罕坝森林公园,感受到了塞罕坝精神。在出发前我就做了一些“功课”: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距离北京北部约400公里,属大兴安岭余脉。清代初年,这里是漠南蒙古两部族的游牧地。蒙古族人认为这是神灵之山,又因这里风景如画,所以称它为“赛堪达巴汉”。“赛堪”是美好、美丽的意思,“达巴汉”是高岭、高原的意思,“赛堪达巴汉”意即美丽的高岭,后来蒙汉合璧,转音为塞罕坝。汽车在林海中穿行,向远处看,两旁的山峰层峦叠翠,葱郁的树林无边无际。向近处看,路旁一株株30多米高的松树整齐挺拔、直插云天,像极了成千上万矗立在阅兵场上的战士在等待检阅。导游说:“大家看到的松树,黄色树干针叶的是樟子松;黑褐色树干针叶的是落叶松;白色树干阔叶的是白桦林。凡是松树都是人工栽植的,只有桦树林是次生林,自然生成的。”我发现,茫茫林海里,松树占了绝大部分,白桦林很少。看着这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林海,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因过度砍伐,这里曾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

我们还去了河北和内蒙的分界线——滦河源头。这里是一片沼泽地,一条五尺宽的小河淙淙地从沼泽里流出,把一块大地分开。河的南面是河北省地域,属赛罕坝林场管辖;河的北面是内蒙古地域,属克什克腾旗管辖。河的两岸,景色迥然不同。河的南面是一望无际的茂密的森林,河的北面是辽阔的草原——乌兰布统大草原,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部,地处塞罕坝北麓。“乌兰布统”为蒙语,汉语的意思是红色的坛形山(实指大、小红山),属丘陵与平原交错地带,既有连绵起伏的山丘,又有平原的开阔,最高海拔近1900米。漫步于草原,无论是在山上,还是在山下;无论是在草丛中,还是在湖畔,看到的都是青草悠悠、碧绿如茵,野花遍地、繁花似锦,水草肥美、牛马成群,真真切切感受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燕赵文化以悲壮见长,从荆轲刺杀秦王开始,这里世代承传,形成了一种舍之不去的燕赵风骨。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都具有一种侠义忠烈、雄强豪放的阳刚之美,这次是眼见为实了。

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