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托养为残疾人营造“温暖之家”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 通讯员 朱锋 宫芸)“孩子,你来啦,小沈今天在家很乖的!”深秋的天气逐渐变冷,助残员史进风带着零食饮料来到戴南镇小沈的家。小沈因智力残疾,没有工作能力,全靠80岁老母亲养活。
“奶奶,你坐下,我先给你们把头发理一下。”小沈的母亲岁数已大,出行不便,独自一人照顾小沈已显得力不从心。助残员史进风细致耐心,平时也会对小沈多加照顾,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会送给他。史进风一边和小沈母亲聊天,询问母子俩最近的身体情况;一边“哄”着小沈坐下为其理好了发。
“她服务手艺好,对待所有服务对象都很耐心,很多残疾人都愿意找她服务。”同事们对史进风的评价都很好,“有时候不在服务时间里,只要残疾人有需要,史进风都会第一时间去帮助理发、洗发、买菜、煮饭等。”
史进风的温暖细致像一股春风暖了老人的心,小沈母亲感激地对她说:“小史,你真好!你虽然不是我的家人,但你给我们带来了家的温暖啊!”
残疾人小凤,智力一级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女孩子应该干干净净些。”居家托养护理员潘翠萍十分同情小凤。每次上门服务,她都会为小凤洗头、理发、修剪指甲、洗衣服。
“谁对她好,小凤是心知肚明的。既然做这一行,我就要尽心尽责。”每次服务完,小凤看见潘翠萍开始收拾东西,就会明显的不开心。她悄悄地跟着,轻轻拉一拉潘翠萍的衣摆,表达自己的不舍。潘翠萍的贴心细致,逐渐让小凤一家开始依赖她的存在……
“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这曾是很多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为切实提高残疾人居家生活质量,2023年兴化市通过全体人大代表票决,将“为全市400名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从政府层面推动居家托养服务的开展;我市出台《兴化市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内容实施细则》和《兴化市残疾人居家托养上门服务季度考评表》等业务文件,对居家托养服务进行统一部署,明确入托对象条件、补贴标准、服务时长等,全力保障残疾人托养需求;依托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智慧托养平台,根据残疾人需求,整合机构、社区、家庭等多种服务资源,以电话、线上APP“呼叫”服务、线下上门服务为基本形式,为分散居住的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其他服务。
此外,我市还举办托养服务培训,开展康复护理、心理咨询等培训,全面提升全市残疾人托养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