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基层行”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诊疗服务
“健康基层行”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诊疗服务
该活动开展6年来,已让近万农村群众受益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 通讯员黄荣利 常乾坤 戴园园)自2017年以来,市政协医卫组的专家医生到农村最一线开展“健康基层行”活动,把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最基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市级专家的诊疗服务。此活动开展6年来,已让我市近万农村群众受益。
11月16日上午,市人民医院院长、市政协医卫组长张彤带领政协委员、专家团队20余人一大早走进大邹中心卫生院,开展“健康基层行”活动。
活动现场,市人民医院骨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的专家们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及近期身体状况,针对村民们就医用药上的疑难问题,提供专业指导和治疗建议,并帮助他们掌握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两个多小时共接诊120余人次。同时,专家们还深入病房,针对疑难病例进行查房,提出诊疗建议。
当天,市人民医院的“健康体检车”还为大邹35名贫困、五保低保人员进行B超、心电图、DR、血常规等项目的健康体检。体检结束后,将对每位体检者进行健康指标等方面的专业分析,评估健康状况,形成体检报告,建立健康档案,反馈检查结果。在健康义诊的同时,该院急诊医护人员还在大邹中心卫生院内开展了“关爱生命,救在身边”等急救培训以及医保知识宣传、政策咨询。
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网格医院、卒中中心网格医院、创伤中心网格医院、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网格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网格医院当天也在大邹中心卫生院正式成立。随后,该院医疗专家围绕五大急救中心的重点病种,对大邹中心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
当天,市人民医院负责人还与大邹镇党政领导共同为该镇芦家坝村慢病管理团队揭牌,这是人民医院医共体在基层成立的第13个慢病管理团队。芦家坝村慢病管理团队有6名医护人员组成,团队成员包括了人民医院专家和卫生院、村卫生室医护人员,主要负责辖区内常住居民慢性病筛查、健康教育、督查指导、转诊工作、随访评估和健康干预等工作。不少村民听说人民医院专家团队来了,纷纷来到村卫生室向专家咨询问诊。“今天这么多医疗专家服务到大邹,让我们老百姓坐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专家门诊,省得我们去兴化来回奔波,现在的政府真是一心为民啊!”芦家坝村80岁的老况在现场感慨地说。
张彤告诉记者,在市政协医卫组的统一组织下,人民医院的医疗专家今年先后于3月28日走进安丰,5月25日走进大营,8月17日走进周庄,9月28日走进戴南,共有120余人次的委员和专家参与,义诊群众960余人次,培训急救技能200余人次,为160名贫困特困、五保低保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各类科普宣传1700余人次。委员和专家们还深入到卫生院病房、村卫生室诊疗区域,在共同查房、诊治病人的同时,手把手带教基层医务人员;到对应区域,查看药品的品类、时效等内容,针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等方面内容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亲身带教,全方位指导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基层急救能力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张彤介绍,他们先后深入到周庄卫生院急救分站、市中医院急救分站、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成果,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开展的“健康基层行”活动先后在大营、周庄、戴南等乡镇卫生院挂牌成立五大急救中心网格医院,并围绕五大急救中心的重点病种针对性开展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急救能力。同时,医卫组的委员和人医专家们还将参与“健康基层行”的热情延续到所在单位、支部,发挥积极带动作用,以各类疾病日、医疗行业节日、健康科普月等为契机,面向老人、妇幼、青少年及特殊人群等,走学校、进社区、到企业,通过健康义诊、科普授课、入户指导等方式,使活动开展更广泛、更具体、更全面。
每年3至4次的“健康基层行”活动,一年年推陈出新,一年年坚持不懈,6年的时间,市人民医院“健康基层行”已走遍全市20多个乡镇,让近万农村群众受益。提及这项活动,受益的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陶庄镇南柯堡村63岁的老柯患有肺气肿,在“健康基层行”走进该村的活动中,义诊专家为他制定了科学的治疗、康复方案,如今老柯身体调理得很好,他感慨地说:“不要自己花钱,直接到我们村里服务,党的惠民政策真好!”
“‘健康基层行’,是我们医院的创新品牌,我们要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真心实意为基层做好服务,今后将把此活动作为一项常态化、经常性、持久性的活动开展下去,切实为基层做一些惠民生、接地气的实事、好事、益事。”张彤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