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 提升百姓涉水幸福感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晨)民生实事,件件暖人心。对于身处洼地的兴化人来说,水利工程建设尤为重要。在农村水利系统中,河道管理和闸站建设相互配合,共同维护着水利系统的稳定和安全。2023年,我市维修圩口闸70座、排涝站35座,实施圩口闸电启闭改造70座,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施生态河道建设244公里,超额完成全年170公里的建设目标。
冯林河是我市西北部地区贯穿南北的一条镇级河道,河道全长2.72公里,是年度建设的4条生态河道之一,也是2023年省政府12类50件民生实事建设河道。按照生态河道建设工作要求,陈堡镇共投入140万元,于2023年8月启动实施生态河道建设,其中冯林河投入60多万元。斜沟河位于海南镇东北部,在海南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这条河不断刷新着颜值,从“美丽”向“幸福”汇流,向碧波清水纵深前进。自2023年6月份以来,共清除沿线违规种植0.5万平方,清运有害水生植物0.8万平方,清理草堆、垃圾等35处,拆除渔网8处,打捞沉船7条。同时实施两岸岸坡清杂、绿化1.08万平米,补植树木628株,对部分河道实施疏浚,清除淤泥1.5万方。
“斜沟河原先杂草丛生,河道堵塞严重,自六月中旬以来,我镇累积投入资金约20万元,对斜沟河内河道水面,岸坡等进行全方面立体打造,十月中旬,建成后,基本达到功能达标,水流通畅、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管护到位的生态河道建设要求。”海南镇副镇长许雯说。
闸站是水闸和排灌站的合称,通常修建在河道或渠道上,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位于千垛镇的郭兴圩,圩长9.9公里,拥有5座圩口闸,4座排涝站,圩内面积20754亩,耕地面积6023亩,为了更好地守护一方百姓,2023年水利部门对9座闸站中时间最长的北沙西站投入维修资金16万元,进行了屋面翻新、200千瓦变压器更换、水泵保养维护、里外粉刷等。千垛镇北沙村村民顾树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沙人,一辈子耕作的他对北沙西站的改变有着发自内心的喜悦,“田和鱼塘在这里老担心,发水的时候这个站有时就排不出了,现在维修之后这个田和鱼塘,说老实话都有保障。”
同样位于千垛镇的舜生圩,全长12.10公里,有8座圩口闸,5座排涝站,圩内面积14340亩,耕地面积5066亩,2023年水利部门投入8万元对其中的蒋鹅闸实施电启闭改造。“维修之前,这两台泵出水量比较小,经过维修,出水量满负荷运行。”千垛水利站站长罗国波说。
河道管理和闸站建设效果直接影响着水资源的安全和利用效果,通过加强河道管理和闸站建设,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患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利部门努力提升群众涉水幸福感,2023年,共维修圩口闸70座、排涝站35座,圩口闸电启闭改造70座,加修圩堤土方35万方。开展农村河道治理,建设农村生态河道170公里。市水利局副局长严正德表示:“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抢抓今冬明春有利时机,持续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兴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