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兴化市文正教育集团优秀学生作品展

2024-01-18 10:10:51

《白鹿原》读后感

明德技工学校   2021级(5)班   葛雨菲

 

翻开《白鹿原》的第一页,陈忠实先生就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刚开篇,很多人都会觉得小说情节是荒诞甚至有些怪异的,男一号白嘉轩命硬连克六名太太,续娶七房女人的不可思议,配角冷先生独特诡异的治病方法,甚至还出现了白鹿精灵改变风水这些事情。可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慢慢地你会发现小说渐渐朝社会这一方向延伸,每个人的人物特点也越来越鲜明。小说围绕渭河平原上白鹿两家三代人的恩怨离合展开,浓缩了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从文化人格的角度来看,小说塑造了一批经历独特、性格鲜明、思想行为惊心动魄的人物形象,构建起了白鹿原文化关系变迁网。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白嘉轩。白嘉轩有刚毅的意志。他的一生可谓多灾多难,不仅同整个白鹿原上的广大群众一样经历了兵灾、匪祸、饥馑、瘟疫,而且年轻时在婚姻上就遭到六娶六丧的严重挫折,《白鹿原》的开篇第一句话是:“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中年以后更经历了长子白孝文的堕落,爱女白灵的觉醒,贤妻吴仙草的暴死,以及自己被土匪打折腰杆等沉重打击。他的腰虽然弯,但头仍然昂着。他有着慎独的品行。不畏强权、不会低头,为了家族的荣誉,他可以牺牲所有人,包括自己。

他有仁义的精神,对长工鹿三视如兄弟,情深而意厚;在村中重大事情面前临危不乱,不论是在土匪动乱、灾荒饥馑、瘟疫肆虐,还是在时代变迁的关键时刻,都以他独特的思考方式、执拗的性格特点化险为夷,从而在白鹿原上树立声望,也使“仁义白鹿村”声名远播。他也有冷酷的习性,在其宗族范围内,一旦有谁触犯了儒家礼义和族规乡约,他就显得刻薄寡思、心冷手硬。甚至是对他的亲生儿子,他也绝不手软,严施酷刑。

说到了白嘉轩,就不能不提到原上另一个家族的代表人物——鹿子霖。他真实,拥有太多人性的弱点,好色、贪婪、不择手段,但同时,他又精明能干。这个真实的人物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相比白嘉轩和神一样的朱先生,他似乎才是我们身边的人,拥有着无数的缺点,却也有他自己闪闪发光的地方。他好色,但是面对儿媳妇的勾引他克制住了;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可在看到孙子的那刹那却又和一个普通的老人一样欣喜若狂。

《白鹿原》中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就是田小娥。田小娥身上有一种反叛精神,她先是郭举人的小老婆,后来成了黑娃的女人,是白孝文的相好,又和鹿子霖有染。她和中国传统的女人格格不入。她没有接受到儒家思想的启蒙,也没有任何人生理论,纯粹是一个自然人应该在这社会中获得基本生存的本能。所以从田小娥的身上我想人实质上没有好坏之分,每个人都只是在这个世道为自己谋取一条生路而已。

《白鹿原》里的每个人物都可以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同时“白鹿原”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词。白鹿原见证了中国一段历史的变更,可是同时白鹿原也是白鹿原人世世代代生存的精神依托。白鹿两家的老一辈争争斗斗,走出白鹿原的新一代身上发生着爱情、亲情、义气、命运交织的故事。可是落叶总要归根,不管他们走了多远,这些走出了白鹿原的人最后都回到了生养他们的地方,以各自不同的状态,结束了一生的追逐,白嘉轩的苍老,鹿子霖的疯死,人生都已落幕。

《白鹿原》这本书值得我们反复去读,去思考每一个人物传达出的不同的情感。当我看电影的时候更多的是在于剧情的发展,对一些负面人物也更多的是一种厌倦与鄙夷。可是当他们一个个在纸上出现的时候,我没有了那种愤世嫉俗的感情,反而能够更加客观地去看待每一个人物。我发现自己的一些性格也会反映在书本上人物的性格里面。读完整本书,我也似乎有点理解了开篇巴尔扎克的“史诗”的含义。但我想除了社会史诗的一部分,也有另一部分是指人性的史诗,这需要我们慢慢去体会。

(指导老师:周淋)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明德技工学校   2023级(3)班   浦星宇

 

面对人生,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态度与选择。苏轼面临仕途不顺时,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通脱旷达的人生态度。司马迁遭受宫刑,志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忍辱负重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但我更欣赏屈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以身殉汨罗江,志气高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生态度。

弘扬个人气节。从为变法从容就义的谭嗣同;拒绝卖画给敌伪人员,坚守民族气节的齐白石先生;再到坚守哲人操守的苏格拉底,都用气节写下了大写的人生。项羽兵败,宁自刎乌江,李清照亦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遥想几百年前的旧中国,李大钊秉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信念,挺身而出,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思想四处奔走,新一代的青年迎接前人的“接力棒”跋山涉水,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此种种行为,皆乃我泱泱华夏儿女之铮铮铁骨。

彰显民族大义,古有文天祥严辞拒绝敌人的多次劝降,面对枭首灭族之威逼、高官厚禄之利诱毅然选择“玉碎”,谱写出撼人心弦的《正气歌》。他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他的行为照亮了神州大地。今有抗日志士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同日寇殊死战斗,为国家为民族命运而慷慨赴义,他们“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琉璃瓦本是泥土,经历火的淬炼,有了金子的秉性。民族存亡,不苟且偷安,是为其节。这般“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生态度,是个人气节的传扬,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在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屹立不倒,启迪后世的中华儿女。

(指导老师:张冰)

 

无论得失,皆是过程

明德技工学校   2022级(1)班   彭祥

 

人生在世,人们大多喜欢“得”,不喜欢“失”。但现实是,得与失如影随形,有得的地方必定有失,有失的地方必定有得,在对得与失的纠结中,我们常常忽略一个基本的常识,那就是无论得失,皆是过程。

生活的真相就是处处是得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这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般得与失,然人生波澜起伏,今日之蜜糖,可能是他日之砒霜。闯王李自成挺进北京城市,春风得意,却在短短42天后,功败垂成。明朝至清朝中期,中国继续实行海禁政策,自诩王朝上国,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敌侵略,却也让中国故国自封,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慢慢落后于他国,为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埋下祸根。当代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如今的“得”是千千万万的先辈用鲜血、汗水换来的,切不可居安思逸。

得与失既不是人生的起点,也不是人生的终点,一切得失不过是人生必经之过程。我们在高考前常听人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它是十年寒窗的终点,也是迈入更高学府的起点,可是谁又能说,高考就是人生的起点或终点呢?漫漫一生中,我们会面临无数选择,一个选择就是一段故事的结局,也是另一段故事的开篇。起点也好,终点也罢,都是人生中的一段征程。人生的价值是在得与失的不断转化中才实现的。如果非要为生命选一个终点,我觉得只有死亡。但细究起来,死亡也不是生命的终点,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就像屈原,两千多年了,他“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而这就是他生命的延续。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代的帝王,都觉得自己得到了江山,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殊不知这些都会失去的。历史就在这一代又一代得与失的更迭中不断前进,这才有了如今的盛世。而这无数的得与失,其实都是人类文明发展链上的锁扣。所以,得时,不要洋洋得意,忘乎所以;失时,也不要顾影自怜,自怨自艾。我们应该如梵高那般,抱着“一个人绝不可以让自己心灵里的火熄灭掉,而要让它始终不断地燃烧”的信念,让心中的那把火,永远燃烧着!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汲汲于得,不戚戚于失,因为无论得失,皆是过程。在过程中行走,在过程中反思,在过程中突破,才是人生的真谛。

(指导老师:王丽丽)

 

以小我之身,报大我之梦

明德技工学校   2022级(2)班   王敏

 

人生的路上不只有闪烁的霓虹和如云的荆棘,更有梭罗离开都市、定居瓦尔登湖畔的思考,平凡的人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并有所作为。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没有梦想的远方就像是漂泊在大海的孤舟。著名播音员董丽娜不到一岁便失去了视觉,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她坚韧的生活态度。从盲人技术学校学习中医推拿并顺利毕业后,董丽娜在一家按摩店从事盲人按摩工作,相比于其他人,双目失明的董丽娜为自己的学业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她依靠电脑听读软件和键盘盲打,听完了1000多万字的文献,写出了6万字的毕业论文,成为第一位盲人硕士研究生。因为最初的梦想,她到达了胜利的彼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信念坚守的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披荆斩棘的前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生生不息的渴望。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鸣呃。”在这华灯初上的世界里,多少人在岁月里蹉跎成荒芜,也有多少人在生命的波涛中,劈风斩浪出一条重生之路。被病痛折磨九年的江苏轮椅男孩董亦超,仅能依靠两根手指写字,但他凭借非凡的毅力,在今年的高考中收获了623分的好成绩,并被录取至东南大学2023级文科实验班,让自己的人生从此“折翼不折梦”。被人问及如何坚持下来时,他以乐观的模样说出了“微笑是拥抱积极人生的应有姿态”这令人触动的话语。这也证实了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用力奔跑的人。长夜漫漫,一万张孤枕,可以把人焊牢的秩序重新打散。董亦超亦将浇注在轮椅上的不公,凝结为实现的梦想。

“我心归处是敦煌”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家园大义的选择;“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是“燃灯校长”张桂梅于国如家的隽语;“位卑未敢忘忧国”是“渐冻症院长”张定宇守家卫国的归途;他们共同书写着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命题——以小我之身,报大我之梦。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以梦为翅膀,飞向远方,理想之花定能开放在成功的路上。

(指导老师:韦苏云)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