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泥泥网

2024-03-15 09:58:52

话渔·画渔(145)

泥泥网

文/刘春龙  图/李劲松

 

麦子播种了,油菜移栽了,田头地角也塍上蚕豆豌豆了,该忙的农活差不多忙完了,里下河农人的冬闲时光也就到来了。这当儿,有的还会去藕塘“崴”藕,去芦荡剐芦苇……更多的人收拾收拾闲置好久的渔具,客串起渔民,过把捕鱼瘾。于是,你走在乡间小路上,放眼望去,那河道边、圩堤旁、湖荡里,总会看到农人捕鱼的身影。

农家客串的渔事很多,有人在捕鱼方面的天赋与技能并不亚于渔民,甚至以此为主业,种田反倒成了业余,只是其做派更具农家特点,某些渔具的制作与渔法的运用连专业渔民都自叹不如。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一个冬日的午后,我们几个小伙伴到大圩上拾柴火。说是拾,有时急了,直接上树砍树枝,到荒田割柴草。三分拾,七分玩,拾着拾着就玩开了,看谁爬树爬得高爬得快,比谁打水漂打得远打得多。正玩得起兴,一抬头,迎面走来两个大人,弓着腰,如拉纤一般,吃力地前行。可他们身后并不见船只,也不见渔网,再看对岸,也有两个人,同一方向,同样动作。这是干什么呢?我们来了兴趣,也不拾柴火了,跟着大人走,就想看个究竟。

这是一条“騃沟头子”,等到了沟的尽头,两边的人靠拢了,四人合力拉起绳子,绳子底下是一张网,看似一个整体,又像一节一节拼接起来的。网出水了,先露出竹竿,竹竿下有个横向的倒须网,里面有鱼。把网拖上岸,才见后面长长的网袋,网袋里都是一团烂泥水草。先取下须网里的鱼,再倒出烂泥水草。烂泥水草貌似啥也没有,扒开一看,有鱼虾蹦跳,原来藏在里面呢。大人一番捡拾翻找,几乎“筛”了一遍,连螺蛳河蚌都没留下。

如此这般仔细,就剩一摊烂泥,应该不会有什么了。等大人走后,我们好奇地用树枝划拉划拉,竟然还有收获,铜板大的小甲鱼、指头粗的虎头鲨、拃把长的“黑鱼屌儿”,还有乌黑的老菱角,够我们快活的了。

我们干脆跟着大人走,还讨好地帮着拉网,就为了看看热闹,碰碰运气,捡捡遗漏。大人也慷慨,再次起网时只拣大点的鱼虾,有意多留点残余,好让我们“淘宝”。

这是一段尘封的记忆,如果没有谁提起,差不多都忘了。那天到边城渔村采访,听一个叫薛训和的老渔民讲起泥子网捕鱼,就像暗夜里射来一束强光,久远而模糊的画面异常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小时只顾玩,哪管它叫啥呢。这个渔具真的叫泥子网吗?后来我又在别的地方问了几个老渔民,还有农民里的“渔佬儿”,想不到这个不起眼的渔具会有那么多名字,泥子网、小泥网、泥泥网,还有链子网、闼子网,甚至叫狗奶子网的。写这篇文章时颇为踌躇,以何为题?想来还是“泥泥网”吧,因为它是泥网的一种,又是若干泥网的组合,再说叠字本身就有多的意思。

这是怎样一种渔具呢,想必知道的人并不多。如果你见过泥网,就能想象它的模样,泥泥网就是“迷你版”的泥网。如果你也没见过泥网,总见过蟹网摇网弓网之类的吧,它们的形态结构相似,操作原理相通。如果这些网具你都没有见过,那我只好啰嗦一下,把过去看到的,还有现在听到的,给你作个描述。

单个的泥泥网大约长1.2米,高0.8米,深1.5米,整体呈袋状。上纲是一根竹竿,鱼叉管粗细;下纲缀有一只只铁脚子,元宝形的;上下纲之间用两根吊筋连接;竹竿下面设置倒须,垂有0.2米宽的囊网,鱼入网游进其中,也就很难逃脱。泥泥网最大的特点是可合可分,一般五六只合成一组,单网之间相互联接,多的也有十几只的,取决于河面的宽度……

操作泥泥网的全是庄稼汉,没一个专业渔民。是渔民不屑于此,还是嫌它麻烦,或是根本不会,那就不知道了。从前庄户人家有泥泥网的不在少数,大都三只两只,自家单干、与人合作都行,冬闲时拉上几网,鱼啊虾啊就有了,可改善伙食,可赚点外快,可预备年货。

泥泥网早就看不到了,这有什么关系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只要想当渔夫的那份情结还在,总会有更适合的渔具渔法等着我们的农民朋友。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