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三月的田野

2024-05-10 09:53:35

□ 翁太庆

 

清明节后天空清朗明净,就连风也变温和了,吹在脸上软绵绵的,十分惬意。

我独自踱步田间,不知不觉陷进“花海”。

“烟花三月花四海”,放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黄的油菜花。油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微风中花瓣像张开翅膀不停飞舞的蜜蜂。菜花映印,天空似乎比往日更加明亮,花香沁人心扉。

看着金色的花海,我收回目光,端详眼前的美景。我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闭上眼睛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就会浮现眼前。去年秋末冬初时,这里的油菜可能是肥力充足的缘故,每棵油菜都长得很壮硕,也很娇嫩,我为它们担心,假如天气继续暖下去,这油菜肯定会抽薹甚至开花,但也肯定结不了籽,那么这一秋一冬的田间管理不是白忙活了吗?

然而,“立冬到,寒冷到。”入了冬,天气说变就变,农田里的越冬植物都得接受严寒的考验,尤其像油菜、蚕豆等枝叶肥嫩的二年生草本植物,更是深受其害,它们是否扛得住,得靠自身的抵抗能力。12月下旬初,气温呈断崖式下跌,几轮风霜过后,翠嫩的蚕豆茎叶如同被开水烫过似的,茎叶变黑,垂下了头。油菜的抗冻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强些,只是外三层叶子被冻红,仍然顽强地挺立在寒风中。再后来,气温越来越低,油菜焉能抵挡得住这肆虐的严寒呢!入冬后的首场大雪过后持续低温,积雪中午稍微融化,下午便开始结冰,夜里更是冰封世界,到第二天上午还未融化。人走在田埂上脚底会发出咯吱咯吱声,稍不留神便会摔倒田间。冰封后的油菜很像铁锈色的翡翠,易碎,一碰就会掰断,午后化冻,它们才又抖抖身子立在寒风中。

如此反复一周的时间,直把油菜的外三层叶子全冻枯,即便如此,无情的冷空气不会因发了几次威便肯罢休,那透骨的冷空气又一次席卷水乡大地时,在田植物又一次遭受考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万物皆有灵,草木亦有心”。你看那冻枯的叶子或护住根,或包住菜心,蜷成一团面对严寒是那样的沉稳,那样的执着。其实蛰伏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生存方式,只要保住菜心就是保住生命,它们由地面上的抗争改为地下贮存养分,耐心等待春天的到来。当春风吹来的时候,它们又渐渐挺立其匍匐在地的身体,迅速长高长壮抽薹开花。难怪古人说:“凌寒冒雪几经霜,一沐春风万顷黄。”油菜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陆续开放,用它的美装点神州大地,为蜜蜂提供优质花粉,结籽后可以榨油,下脚料菜饼既是饲料,又是无公害的有机肥。油菜的美,美得自然,美得实在。

春天的里下河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公路两侧的桃花梨花,紫荆海棠全都张开笑脸迎接过往人流车流;田埂边、河坎上各种野花也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就连冬天惨遭冻害的蚕豆也开出了紫蝴蝶似的花,为新春赏花盛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里下河春天的农田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其主色调:绿!而那些绚丽的色彩都是为点缀“绿”而生。蓝天白云下,近处高大的柳树一片新绿,远处已换上新装的落叶乔木泛出葱绿的色泽,低处的麦田则是墨绿色的。看到宽阔厚实的绿叶在微微的西南风中轻轻摇曳,你不能不为当今的农业生产的水平如此之高而折服。

徜徉田间,每到一处都有新的发现,都有新的收获。河边专心致志垂钓的人,蔬菜地上弯腰劳作的菜农,大路旁河坎上除草的农妇,他们也很高兴与我闲扯几句。在纵横交错的大路旁,一熟悉的老农正在检修拖拉机准备下秧池耕作,他告诉我“‘三月清明不用忙,二月清明早下秧’。今年短三春,农历二十六清明,所以落谷早,秧池要早做。”听了这番话,我立刻想到了“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古训,我国农业生产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历代农人将农业生产当作一种文化来传承,并以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与风采。

行走在如诗如画的田间,这仙境般的世界就在我们身边,岂可辜负!

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