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推进土地增减挂钩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大营镇:
高效推进土地增减挂钩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本报讯(通讯员 赵杰)日前,在无锡市打工的老陈父子回到老家大营镇营丰村,与村里签下房屋搬迁的协议,并第一个将房子腾空。至此,大营镇营丰村土地增减挂钩复垦工作得以进一步推进。目前,该责任区45户已全部顺利签约并腾空。
今年,大营镇开展的农房改善暨整块连片增减挂钩一期项目涉及营丰村(陈王五组)、联镇村(南元三组)、洋子村(北陈四、六组),该项目共计被搬迁户122户。“这几个责任区村民居住分散,大多数房屋破旧老化,人居环境存在诸多短板。”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对这些地块进行土地增减挂钩复垦可以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同时也能有效解决公共设施配套不到位、服务功能不完备等问题。为此,大营镇专门成立工作指挥部,下设三个工作小组,驻村开展房屋搬迁工作。主要负责人每日现场督查增减挂钩工作进度,并多次召开村民议事代表会议,宣传增减挂钩的意义,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大营镇坚持把群众利益作为考量一切工作的原则,研究制定鼓励货币安置、自行安置、及早签约和保障基本居住需求的“三鼓励一保障”补偿方案,释放了较好的政策效应。对选择货币安置的群众,在房屋评估基础上,额外给予每平方300元的奖励;对入镇进城自行安置的群众,分别给予每户2万元和10万元的奖励;对于自行或由村协调购买民房安置的,授权村里自行给予补贴;对在规定的签约腾空奖励期内签订搬迁补偿协议并腾空让房的,按房屋合法建筑面积每平方2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在搬迁过程中,大营镇实行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补偿标准,张榜公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此外,该镇还切实帮助解决搬迁群众一些实际困难,增进搬迁温度,以暖心的工作方式赢得搬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大营镇将搬迁工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2023年,该镇完成增减挂钩63.46亩,盘活存量22.61亩。“原来村里的房屋老旧,巷道拥挤,位置偏僻,出行不方便。现在看到新建的社区公共设施完善、环境宽敞明亮,心里对生活充满了期盼。”村民老彭幸福地说着。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营中小区施工进度,规划建设联镇、营丰集中居住小区,确保搬迁群众早日入住新居。”大营镇党委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土地增减挂钩作为服务全市大局、优化镇村布局、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一招,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增减挂钩暨农房改善工作,全力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