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跨越百年的坚守与传承

2024-06-25 10:11:23

在兴化,说起史氏儿科几乎家喻户晓。它以家学传承为基础,横跨三个世纪,历经11代传人,在对诸家学派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形成了“重人惜命,明理辨证,审因适体,灵变活治”的十六字理念,确立了一整套中医儿科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诊疗方法。2016年,兴化史氏中医幼科疗法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记者来到市中医院史氏儿科工作室,聆听第九代传承人史来恩的守正与创新。

1945年,史来恩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小酷爱古典文学与中医文化,少年随祖父学中医儿科,深受祖辈言传身教。后来,史来恩在戴窑中心卫生院当了一名乡村医生。退休后,被医院返聘开设史氏儿科。把脉、观舌苔、开方……从早到晚,年近80岁的史来恩总是忙个不停。他根据患儿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气候等不同情况定取药量,多用温和中药,加以外敷和推拿等手段,轻松实现药到病除。

一树花开,内外兼香。史来恩不仅在戴窑有着“古有助人为乐的乐吾公,今有乐善为医的功甫公”的说法,更有北京、上海、山东、安徽等地的家长常抱着患儿慕名而来,每年“史氏儿科”都会接诊患儿超过2000人次。那么,这里真有神奇的“秘方”吗?

史来恩坦然道:“我们每张方子都是公开的,所谓秘方其实就是在总结前人留下的理论、经验基础上,摸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诊治之道。”他认为,史氏儿科不能光啃老祖宗的本,还要不断地发展,因为时代在变,饮食、环境、气候不一样了,疾病谱也在不断地变化。

他举例说,同是患感冒,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就不一样,开出的方子自然也不一样。这里面考验的是医生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对用药精细的掌控能力。史氏儿科诊病用药坚持八者俱到:“心到,即为医者仁爱之心与审因辨证之细心;眼到,即为望诊;鼻到,即为闻诊;耳到,即为听诊;手到,即为切诊、叩诊与扪诊;言到,即为问诊与言嘱病情及调理事项;参到,即为参照现代先进科学仪器来检测与检查;神到,务实临床与心领神会。八者俱到而明变活治。

史氏儿科的传承是多种方式并存。从青春年少到耄耋之年,五十多年行医生涯,史来恩深耕中医儿科临床一线,将传承好史氏中医幼科疗法这一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终身使命。其儿媳马桂琴在南京鼓楼医院深造后,随其在史氏儿科工作,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成熟,目前已担负起史氏儿科第十代传人的重任。

除家族传承外,授徒传艺也是史氏儿科的传承方法之一。史来恩说,“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史氏儿科的第九代传承人,我有责任与义务将史氏中医儿科传承与发扬下去。”据介绍,目前,史氏儿科的传授以师承教学与院校教育互补、传统口授与现代科技手段并存的方式进行。

近年来,史来恩还把自己对史氏儿科学术思想、医术的理解及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总结、提炼,编撰了《史氏儿科疗法真传》《史氏儿科外治方揭秘》《史氏儿科治验传薪》三部医著,将史氏独有诊疗经验、学术思想、自家验方、秘方、外用方、内外疗法、手法等均流传于世。

史来恩感慨道,中医儿科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优势的学科,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前景。作为传承人,应该更加注重于中医儿科的发展与研究,将中西医有机的结合,让中医药的优势惠及社会与百姓。

(全媒体记者 钱婧)

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