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篱花烂漫领秋光

2024-07-31 08:58:53

■/朱  杰

 

[意译]

井边梧桐,叶落知秋,湖上扁舟,菊香思还。夕阳西下,轻烟缭绕,蛩声乍歇,苔色苍古。夜色渐浓,喧嚣远去,雁声回荡,云淡风轻。金柳摇黄,菊花烂熳,密密丛丛,嫩枝新抽。秋风萧瑟,丛芳竞放,涓涓泠泠,清露晶莹。名品荟萃,喜见龙须虎刺,麟角凤毛,金盔玉盏,小髻黄袍;异彩纷呈,更有长缨寿带,霓裳羽衣,云霄鹤舞,金盘桂蕊。黄白红紫,金风玉露,花开三径,芳满一园。东篱高士,不与春花争发;霜里婵娟,独与秋光斗妍。

鬓云乱洒,慵懒娇柔,翠袖低垂,花鈿微倾。修长垂丝,柔软卷曲,睡眼惺忪,醉颜微酡。皙白凝露,青翠欲滴,明黄散芳,嫣红映日。霜染楓林,秋景怡人,风送菊香,悠然自乐。满目金黄,天朗气清,五彩缤纷,意乱情迷。

留连山坡,登高远望,遍插茱萸,畅饮琼浆。万里无云,山花烂漫,攀上峰顶,神清气爽。

金粉题诗,丹青泼彩,超尘脱俗,出类拔萃。峨峨太华,云海茫茫,巍巍泰岳,奇峰叠叠。鬼斧神工,妙造自然,修短合度,浓淡相宜。三径重整,焕然一新,五柳疏朗,郁郁青青。歸去來辭,陶潜文美,桃花源记,传诵至今。艳若桃李,精充气足,身如松柏,神闲意定。

情寄繁花,芬芳满园,修篱种菊,晚景呈祥。四时花木,皆是诗材,五色妙笔,脱口成章。信手拈来,皆成佳句,文采斐然,共赴秋光。

 

[注释]

[1]梧井生秋:水井边梧桐树叶摇落,而生秋意,正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2]菊泽初返:刚刚从弥漫着菊香的湖上返回。菊泽:指湖泊。菊字是藻饰词,芬芳之意。参见南北朝萧绎的《采莲赋》:“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荡舟湖上不思回返,梧台已经遥遥可见。

[3]轻烟夕绕:夕阳下轻烟缭绕。意境同宋代欧阳修《浣溪沙·红粉佳人白玉杯》:“细雨轻烟笼草树,斜桥曲水绕楼台,夕阳高处画屏开。”

[4]蛩咽响而苔苍:蛩声(蟋蟀的鸣声)乍歇,苔色苍古。宋代朱熹有“鸣蝉咽馀响”句。宋代王安石《五更》诗:“只听蛩声已无梦,五更桐叶强知秋。”

[5]薄暝徐添:薄暝犹薄暮,指傍晚,天将黑。清代吴锡麒《芦花赋》云:“薄暝徐添,空烟若积”。

[6]雁流声而云淡:雁声流荡,风轻云淡。意境取自南朝宋文学家谢庄(421-466)的《月赋》:“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山椒:山顶。濑: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意思是:菊花的芳香弥漫于山巅,大雁的哀鸣流荡在江滩。

[7]暗柳摇黄:宋代连仲宣有一首《念奴娇》:“暗黄着柳,渐寒威收敛,日和风细。”写的是初春,暗黄指的是轻淡的黄色,嫩黄的柳叶在柳枝上初萌。宋代周邦彦的《琐窗寒•寒食》有“暗柳啼鸦”句,写的是暮春,柔柔的柳丝由嫩黄转为深绿,黄昏时分,柳荫深处传出乌鹊归巢的啼鸣。现代周太玄(1895-1968,周亮工后裔,生物学家、诗人、“少年中国学会”发起人之一,诗作《过印度洋》由赵元任谱曲广为传唱)的词集《桂影移月词》中有一首《绮罗香》,词中的“暗柳摇春,娇花弄色”,也是写的春景。彦公的“暗柳摇黄”不同,他写的是秋天,秋风吹拂下的密密垂柳,慢慢褪去深绿,染成了壮美的金黄,如同现代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河畔的金柳”一样。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