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管联动”解学生用餐“燃眉之急”
本报讯(通讯员 陈宇 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后厨升级改造,拿到食品经营许可证,都保证了食堂有序供餐,这要感谢政府的规范指导与帮助。”日前,大垛中心校的食品安全员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我市对学校食堂供餐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如何有效地对学校食堂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现阶段供餐需求,通过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成为了困扰校方的现实问题。大垛中心校便是其中之一。
为此,市监局、数据局坚持服务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启动“审管联动”工作机制,对6家新、改、扩建的学校食堂进行食品经营许可证申领事前规划、跟踪指导、联合审查,对4家恢复自主供餐的学校食堂供餐能力进行事前评估,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帮助学校食堂降低施工成本,完成升级改造,并缩短审批周期,解决了学生用餐的“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为破解餐饮业态审管分离造成的审管脱节问题,市监局、数据局建立餐饮业态“审管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厘清审管职责,明确审管权限,搭建数据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信息互通“桥梁”,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业务互学、信息互通、情况互商、工作互动,推动事前许可审批及事中事后监管的精准衔接。
下一步,市监局和数据局将持续放大创新优势,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利用,同时结合“洁净厨房”创建等工作,强化检查考评,放大激励效应,推动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