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流行的“屁股针”,为什么消失了?
2024-10-15 10:09:02
屁股针其实叫做肌内注射,是一种将药物直接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可以使药物快速吸收和分布,是一种保守、相对安全的注射方式。由于肌肉吸收速度比静脉慢很多,肌内注射可以有效减轻过敏反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屁股针”已经退到了次要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当年一些必须通过“屁股针”注射的药物被淘汰,部分青霉素类药物,被各种头孢替代。头孢的安全性高于青霉素,因此没有必要肌内注射。此外,屁股针要突破厚达3厘米左右的皮肤和脂肪组织,扎进皮肤内,疼痛感相对较强,并且还容易造成患者隐私问题等。
(来源:科普中国)
兴化市科学技术协会
兴化市融媒体中心
宣
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