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顾兴国:躬耕教育四十载 不忘初心育桃李

2024-10-16 09:21:06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璐)他是孩子们眼中的辛勤园丁,亦是老师们的引路人,竭尽全力爱才施才。在学校建设面前,他甘做无怨无悔的孺子牛,默默奉献。从教四十余载,他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新生,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经历了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位供给等不断改善,也见证了兴化教育的发展变化,用满腔的热血谱写着人生的乐章。他就是泰州市首批语文学科带头人、兴化市实验小学原副校长顾兴国。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就是教育,教育的实质就是生活的变化”,这也是顾兴国的教育理念。他告诉记者,40年前,刚从教一年的他,迎来了我国第一个教师节。也是这个教师节,让他收到了一份足以影响其一生的特殊礼物。从那时起,“生活教育”的理念就深深地融入了他的教学生涯。

1982年8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和热爱,顾兴国踏上了乡村小学的三尺讲台,从那一刻起,他将自己与孩子们紧密相连,因为他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要用心浇灌,都能绽放绚烂的光彩。他回顾着40年来的教学生涯,感慨万千,“当时的教室白墙青瓦,教学条件非常简陋,遇上雨天,更是外面大雨、里面小雨,操场也是一片汪洋,孩子们上学也只能踏着泥泞的小路艰难跋涉。”正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我国确立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

顾兴国回忆,1985年9月10日,迎来了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这一天,乡党委、政府召开了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大会,来自全乡30多所学校的教师欢聚一堂,喜庆佳节。“当时的我,被表彰为优秀教师,不但颁了奖,还给每位教师赠送了节日的礼物,一套精美的洁白的陶瓷茶具。那时候我好激动、好幸福、好自豪!”谈起往事,顾兴国顿时神采飞扬。

40年来,顾兴国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和小学德育的探索与研究,30余篇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特别是在乡镇工作的20年,为他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更是让他对“生活教育”有了深入的领悟。

据介绍,40年前的一个晚自习,一位女生突然尖叫起来,顾兴国循声走去,发现原来是一只俗名“土狗子”(蝼蛄)的昆虫落在了她的桌上,四周的同学纷纷丢下手中的作业去围观。也许是年轻的顾兴国童心未泯,竟与学生们一起开起了小差,好奇地观察着……片刻后,他在黑板上写下“不速之客”4个大字,并说道,“既然你们对‘土狗子’这么感兴趣,那原定的作业取消,请以不速之客为题,写一篇观察日记。”意想不到的是,学生写出来的日记非常精彩。其中一位同学的作文,发表在当年的全国双效期刊小学生优秀作文上。“这就是第一个教师节我收到的特殊礼物,这份礼物一直伴随着我40年的教学生涯。它让我明白,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顾兴国说。

从第一个教师节开始,40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顾兴国每年都能收到形式多样的特殊礼物。他所教的学生数百人次在国家及省、市作文竞赛中获奖,近百名学生的作文在《小学生优秀作文》《少年文艺》《扬子晚报》等报刊发表。他个人入选《语文世界》封面人物,获聘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先后被评为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泰州市首批语文学科带头人、泰州市名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等称号。

心系教育,笔耕不辍。顾兴国说,这40年,兴化教育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他既是参与者,也是见证人。前20年走过了办人民满意的合格教育的艰辛之路;近20年又迎来了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办高质量特色教育的新时代。接下来,他将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关注着学校的发展、教师的进步、学生的成长。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