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美丽庭院结硕果 宜居乡村展新颜

2024-11-05 09:36:31

本报讯(特约记者 袁开建 通讯员 王晓荣)两棵硕果累累的桔子树散发出甜甜的香味,花盆里尖角的朝天椒恰是一个个红色的小灯笼,一只石头制成的“小山羊”周围长满了黄芽菜、青菜、生菜……这是金秋时节在戴南镇赵万村汤兰家的庭院里,看到的一幅“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美丽图画。她说,庭院里栽树种菜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享受。

环顾左右四邻的庭院,有的一簇簇紫红色的扁豆花“爬”到了围栏上;有的将大蒜、香葱栽在花盆里……赵万村党委书记赵观鹏介绍,该村共有31个村民小组,1605户,6580人。其中有100多户村民家有“美丽庭院”和“美丽菜园”,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亮丽风景。

据介绍,全镇总户数58902户,房前屋后有不少的空地。戴南镇党委、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全面开展环境整治,鼓励和提倡利用空地发展“既有用、又好看”的“美丽庭院”和“美丽菜园”。据不完全统计,全镇约有2500多户有自家的“两园”,其中“美丽菜园”1000多户。

戴南镇农民的“美丽庭院”,让人们记住了乡愁。戴南镇刁良村村民江往宏家的庭院内外长着13棵百年以上的铁榆树、腊梅、红梅、红枫、黑松、映山红等30多个品种的树木郁郁葱葱,80多盆枸杞赏心悦目……他说,祖辈们留下的这些古树是他家的“传家宝”,一棵也舍不得废掉。此外,他捐资10多万元在村中心河畔建起了两个凉亭,与古树、葡萄、花卉等连成一体,成为村里一个景点。每逢佳节,江往宏家就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刁家自然村距今有近700年历史,不但留下了“地藏寺”“九寺十八堡”“净土寺”等美好传说,还留下不少古河、古巷、古树。近年来,该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邀请专家实地勘察规划,挖掘“三古”资源,发展全域旅游,打造戴南“后花园”,而全村50年以上的老树有51棵,其中100年以上的有21棵,绝大部分长在农户的庭院里。村里统一制作了“身份证”--保护标牌,上面写着品种、树龄特征、习性等,明确规定禁止毁坏、砍伐。

戴南镇农民的“美丽菜园”,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风景。顾冯村清理了原先村河两岸的杂物、垃圾,建起了蜿蜒曲折的600多米的木栈道,两个古色古香的凉亭镶嵌其中。与此同时,村里把清理出来的空地建成50多个“美丽菜园”“分”给农民种菜。红色的木栅栏、青色的矮围墙,组合成一个“百姓河边公园”。刘纪村在村庄环境整治中建起了52个“美丽菜园”。老支书章桂林指着一片五颜六色的菜园说,这里原先有的是猪圈废址,有的是倒垃圾的地方,村里在环境综合整治的时候,统一规划帮助各户建成了“既可以吃又可以看”的菜园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的有机统一,乡亲们很是欢迎。

戴南镇农民的“两园”不仅方便自己,也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刘纪村顾荣牛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植了杏子、柿子、梨子等8种果树和10多种蔬菜。逢年过节,他还在靠近桥口的柿子树上挂起红飘带成为河边一道亮丽风景。当乡亲们领着孩子来这里游玩时,他总是摘几个水果给孩子们边吃边玩。季家村的范兰芳老奶奶则用废旧的不锈钢桶装土,栽上了辣椒、香葱、苋菜等,与一旁的盆景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引得行人驻足观看。范奶奶说:“常有乡亲们把鱼拎在手上到我这儿掐葱、摘辣椒……”

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