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戴南镇:乡村文化墙 引领新风尚

2024-11-11 16:39:14

本报讯(特约记者 袁开建)金色的秋阳洒落在戴南镇234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呈现出芦花放、稻谷香、绿树成行的自然风光。而全镇村庄大道、小巷深处的3000多幅墙画,又是另一道亮丽的风景。

双沐村碧清的河水中倒映出那幢幢画着墙画的古老民居。山水花鸟的墙画中,镶嵌着“打造碧水蓝天,共建美丽乡村”“倡导文明新风,共建文明村居”等文明用语。正在晒太阳的赵巧林老奶奶站在村规民约墙画下说,我虽然不识字,但我“识事”。这河是我们大家的“大水缸”,不把脏东西往河里撂,这是孩子都懂的道理。

“你看看这水多清爽,能照见人脸。”在河边洗衣服的周阿姨说,以前河水只能洗拖把,现在洗衣服、淘米洗菜都放心。画里画得好,我们也要做得好,大家共同保护水环境……

姜何村有个近百米的文化墙,主题是尊老爱幼。村民沈玉年笔耕不辍,常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她说,通过墙画形式把“二十四孝”的内涵展示出来,是一种创新。

国家森林乡村、江苏省绿化示范村刁良村,具有700多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巷道路面破损严重。去年,村里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整修,铺设青石板古巷9条,新修道路8条,对三座大小桥梁亦注入了“文化元素”。古巷两侧墙壁上的近百幅励志、诚信、孝道、文明的风俗画,给人以深深的启发。“我们要把墙上画的变为现实的美景。”正在清洗垃圾桶的老人说,好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保护。在我们村里,连小孩子都知道“刁良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的道理。

刘纪村拥有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水美乡村等14项荣誉。他们在古老的巷道里建起了文化墙,成为老百姓身边的“道德讲堂”……一墙一文化,一村一美景。文化墙色彩鲜艳、内容生动,挖掘出乡村文化的内涵之美,吸引了村民驻足欣赏,更让村民受到了启发,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改善村风、民风。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