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镇刁良村:小乡村做出“大文章”
本报讯(特约记者 袁开建 通讯员 肖月华 王晓荣)“我们正在做‘三篇大文章’,同步创建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传统村落。”初冬时节走进戴南镇刁良村,村党总支书记王俊岳“语出惊人”。
近年来,刁良村秉承“水是魂、绿是根、文是韵”的理念,向全域旅游目标迈进,打造“戴南后花园”,获得国家森林乡村、江苏省二星级康居示范村、江苏省绿化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些都是做好“三篇大文章”的基础。
戴南镇境内长达3公里的中心河,有近2公里流经刁家。每年清明时节,都有100多条会船、50多条龙舟云集在这里精彩表演比赛,锣鼓喧天、千桨万篙、浪花飞溅,煞是壮观,观赏人数逾万名。
如今中心河畔两处飞檐翘角的水上凉亭,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水中;条条曲折迂回的河边栈道上,洒满了随风飘落的柳叶;坐落在两岸粉墙青瓦的民居的墙壁上,恰到好处地描绘着表现新农村风貌的风俗画。全村10多条河流全年度常态化保洁,眼下正在清淤驳岸整治提升。
“一条大河穿村过,家家住在绿树中”是刁家村的真实写照。日前,几位木匠师傅正在果园东侧制作一个古色古香的门楼,一座通往果园的景观桥正在建造。果园里的枇杷树上挂满了花蕊,香梨树上硕果累累,古老的银杏树高耸入云……
刁家自然村庄面积460亩,绿化面积达131亩。在470户农户中,有近300户房前屋后有树木花草,面积约56亩,成为老百姓自己的“微公园”。
古色古香的民居是这里的特色,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巷道路面破损严重。去年10月,村里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整修。铺设青石板古巷9条,新修透水混凝土路8条,对三座大小桥梁亦注入了“文化元素”。在会船水上赛道北侧新建了一座大桥,建成龙舟赛区。
走在雨后的古巷里,那墙壁上励志、诚信、孝道、文明的风俗画,给人以深深的启发;那农家门前的绿树、鲜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让人不由想起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
秋阳下,中心河东侧的河畔茶社正在施工;村里的电商中心已见雏形;一条全新的村民河边栈道正在铺设;一块块利用整治出来的废地建成的美丽菜园郁郁葱葱……
放眼田野,金黄色的稻田中,纵横交错的机耕路在延伸,水泥灌溉渠横卧两侧,远处的电灌站、田间循环体系正在紧张施工。这里是戴南镇优质稻麦产业园区,农民们“割麦不用刀、栽秧不弯腰”以后,机械化作业需要田间基础设施的配套。
“做‘三篇大文章’,老百姓是主体、是‘大手笔’,我们干群将齐心协力,让这个古老的村落,焕发出新的青春……”王俊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