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镇民生工程提档升级
本报讯(特约记者 袁开建 通讯员 吴碧云 王晓荣)“月季仙子”飘然而来,河边栈道蜿蜒曲折,巍巍青松高大挺拔,草坪花卉五颜六色……这是新改造的戴南镇时代广场的冬日美景。
时代广场位于镇中河畔,与美丽的泽园相连,由于年代久远,部分设施破损老旧。戴南镇党委、政府将其列为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全面提档升级,打造健身休闲新场地,工程保留原有布局,对内部园路、滨河步道、广场等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健身游玩功能,提升绿化亮化效果。
盐靖河畔的明珠广场是一座景观坐标。由于S229路道扩宽改造占用了部分广场绿地,戴南镇根据现状进行了改造提升,以绿植营造清爽、生态的自然景观。同时对全长500m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茅山会船水上赛道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提升,打造水乡新景观。
在兴化境内全长54公里的盐靖河流经戴南7.9公里,与之相平行的是车水马龙的S229,每天车流量达到11000多辆。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亟待解决:戴南镇区的车辆要经人民路进入S229,S229的车辆要进入镇区人民路,必须要耐心等待两路交叉口的红绿灯。每天数以千计的车辆进出常常要排起“长龙”,并且拐弯后就直接进入盐靖河大桥,而这座桥只有15.5米宽。一位驾驶员抱怨道:“有时候要等到第三次绿灯亮起才能过去。”
于是,镇党委、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实地勘察,下决心解决这一“卡脖子”问题。S229西侧拓宽了18.5米的路面;将盐靖河大桥及桥西路面拓宽至35米;在交叉口四角增加了渠化右拐弯道口……两个石狮坐落大桥西部,与郁郁葱葱的明珠广场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微景点。
近日,人们在现场看到,各类车辆井然有序,没有以往拥堵的现象。交警感慨地说:“路口进行了拓宽、渠化后,可以有效地提高通行效率,解决之前该路口高峰时长期拥堵问题,也提高了安全性,减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碰。”
自2024年以来,戴南镇已经对唐广路、戴徐线等19条道路进行了维修,并对金泽路、同心路二期绿化工程实施了配套建设。完成12个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工程。
同时,戴南镇在基础设施建设维修中注入生态文化元素,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微景点”。在顾中河畔依水建起了一个“滨河公园”。河坡上面鲜花盛开,下面的栈道曲折迂回,成了老百姓的好去处。在园区大道与迎宾大道的交叉口,巧妙地设置了四个形状各异的小型憩园,与镇区周边的景点融为一体,让这条“戴南第一路”融入“戴南大公园”,构成一幅原汁原味的水乡新图画。
此外,全镇36个设计精美的公交候车亭,代替了原有的“牌子站点”,为老百姓“遮风避雨”。在迎宾大道中部的便民服务中心新建起了迎宾广场,银光闪耀的不锈钢雕塑,寓意“中国不锈钢名镇”将弘扬“永不生锈”的创业精神,加快绿色转型步伐;那绿树环抱的6000平方米的便民中心,让人们在办事的同时观赏生态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