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张清单”编织产业发展新锦绣
本报讯(通讯员 施子昂)在产业发展进程中,党建引领对产业链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我市积极探索党建赋能产业链新路径,在已有企业需求、部门资源、行动项目等“三张清单”基础上,增设“企业资源清单”,通过全渠道问需、全方位赋能、全维度对接、全过程跟踪,全力构建“四张清单”工作体系,高效促进产业链上各类要素精准匹配与协同发展。
全渠道问需,精准梳理企业需求
我市积极构建多维度问需网络,广开言路探寻企业发展诉求。产业联盟党委联合发改委、人社局等多部门,针对人才、技术、项目等关键要素,通过调研问卷、座谈会、专项研讨会等形式,全面摸排企业需求,在一场座谈会上,鸿泽不锈钢有限公司负责人诉苦:“我们研发新产品急需高端技术人才,可招聘太难了,自己培养又耗时耗力,这可把我们难住了!”这样的声音,汇聚成了产业联盟党委手中宝贵的信息。截至目前,已成功收集四条产业链上150余家企业的需求和问题,为后续的精准服务勾勒出清晰的蓝图。
为了及时了解、动态掌握链上企业困难需求,138名“助企兴链”服务专员与党建指导员长期扎根企业一线,定期开展沉浸式走访调研,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创新等核心环节,详细了解企业困难与需求,同时聘请新质发展服务专员和金融服务顾问,“一链一策”制定服务行动项目,成为企业的贴心人。统一齿轮有限公司负责人回忆道:“我们企业扩大生产时遇到资金周转问题,服务专员知道后,积极帮我们联系银行办理抵押贷款,跑前跑后,最终解决了230万元的资金缺口,让企业顺利运转起来。”这些专员们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办证、招工等发展问题150余件,累计为23家企业协调解决融资诉求1.68亿元,还助力孵化出全谷物浓浆、功能性控糖产品等10多个创新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全方位赋能,充分整合部门资源
当企业的需求逐渐明晰,我市16家职能部门迅速响应,围绕党建、产业、人才等重点领域,全面梳理涵盖政策扶持、技术指导、资金支持等39项优势资源,结合自身服务能力与资源储备,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精准有力的支持。
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忙碌于企业与兴化中专等机构之间,整合惠企政策与经办流程,为企业量身打造就业服务方案。“我们要让企业没有用工的后顾之忧,让人才与企业精准对接。”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坚定地说。他们深入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在一家机械制造企业,通过就业服务馆和劳务派遣机构,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招聘到了急需的技术工人,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市商务局则将目光投向了外贸困境中的企业。面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他们联合市网络名人联盟党委,邀请电商专家举办电商培训,详细讲解电商平台的运营技巧、跨境贸易的要点。某金属制品企业的王经理兴奋地表示:“参加了培训后,我们开拓了线上销售渠道,订单量逐渐增加,企业又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协同产业联盟党委组建金融顾问团,为江苏红阳全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定制融资方案,快速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实现部门资源高效利用与精准投放,全方位提升对产业链企业的服务效能。
全维度对接,高效共享企业资源
针对企业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我市充分发挥产业联盟党委核心纽带作用,积极推动企业间资源共享。广泛征集大型企业专业人才、场地设施等优势资源信息,打造共享食品检验室、共享直播间、法律服务联盟、安全总监联盟、人力资源总监联盟、党建集成服务供给等“共享+”平台,整合20余类优质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多元化共享服务。
走进共享食品检验室,先进的检测设备有序摆放,技术人员专注地操作着仪器。“自备检验室要配两名化验员,加上耗材,每年最少花费14万元,有了‘共享检验室’,每年节省12万多元,出厂检验成本降低八成以上。”江苏赛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史香余向记者算了笔成本账,“这对我们小微企业来说,能很好地降本增效。”截至目前,首批10家“共享检验室”已出具检测数据2600余份,为众多小微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
“共享直播间”共帮助培训企业100余家,参与直播合作企业14家,培训网络主播千余人次,帮助企业提升销售额约5000万元;共享安全总监联盟帮助企业引培安全管理人才10名,排查消除隐患465项,开展安全生产服务累计80余次;共享人力资源总监联盟指导链上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21班次,累计培训产业职工862名;共享法律联盟为企业出具法律意见180余份,解决合同、用工、融资等法律咨询1900余人次;党建集成服务供给中心组织链上企业党员职工开展理论联学、职业培训、兴趣课堂、交友联谊等活动32场。这些共享平台有力促进了产业链企业资源互补、协同共进,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全过程跟踪,有力落实行动项目
我市紧扣产业链发展需求,理清需求清单、匹配资源清单,将两者精准结合,确定了“惠企服务类、创新驱动类、外引内育类、政策保障类、党建赋能类”五大类30余个行动项目,明确各项目时间节点与执行策略,建立“企业点单、联盟派单、部门接单、企业评单”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铸造产业联盟党委与东北大学强强联合,打造铸造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攻克了“铜基合金硅溶胶铸造工艺优化与应用”“高温合金在军工领域的工艺技术开发”等技术难题。“这次技术突破,让我们的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更强了,企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一家参与项目的企业负责人兴奋地说,项目实施后,企业开票销售和纳税同比上涨11.5%和43.6%。
高性能金属制品产业联盟党委牵头成立的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也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以锦途国际精品线带材仓储物流中心项目为依托,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江苏省分公司合作,为企业减免税费,助力企业走出国门。兴达、申源等公司在党委的支持下,远赴泰国、德国、巴西、新加坡等地参展销售,外贸销售同比增长13%。
现代农业产业联盟党委与科研机构携手,在田间地头书写着农业发展的新篇章。建成的“兴化 1 号”新品种选育基地400亩和推广的“阳澄湖 1号”种苗养殖基地1200亩,推动了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党建联盟优势在“联”,产业链重点在“链”。我市通过“四张清单”链接各方资源力量,靶向施策、高效服务、攻坚克难,实现经济逆势上扬,彰显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在党建的光辉旗帜下,兴化这座城市正向着产业繁荣的新高峰奋勇攀登,未来的画卷必将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