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兴”吹哨 赋能培优 共绘活力同心圆
前不久,中共江苏省委社会工作部发布《2024年江苏省五社联动典型案例汇编》,昭阳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联“兴”吹哨 赋能培优 共绘活力同心圆》成功入选省级典型案例,并获专家组高度肯定。
昭阳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以“政府扶持、社会参与、专业运行、项目合作”为运营模式,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五社”联动项目化、人才队伍专业化。通过迭代升级线上治理平台,升级“昭阳·红哨子”微信小程序,对两新群体实行线上管理,通过参与治理、提供服务等获得积分后进行兑换奖励,实现优势叠加和资源聚合,真正让困难群众的诉求、居民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收集—响应—解决—反馈”,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的灵敏度、精准度。截至目前,“昭阳·红哨子”平台已完成用户注册4895人、注册组织125个,完成需求接单4715余次,满意度100%。
造氛围,聚人心。昭阳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每月精心制作并发布《社区活动指南》,提供活动策划、执行等方面的实用建议,确保每一次活动都能精准对接居民需求,让居民“愿意来”体验、“留得住”回忆、“自愿参与”共建。线下每周定期开展主题活动,激发群众兴趣。比如,针对儿童群体,推出寓教于乐的环保主题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们树立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针对年轻女性,组织瑜伽健身,提供放松身心、交流分享的空间。线上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社区论坛等渠道,提前发布活动预告,分享活动亮点,吸引居民关注与参与。同时,设立互动专区,鼓励居民分享活动体验、提出建议及意见,形成良好的双向沟通机制。制定活动指南,精准对接需求。
育人才,筑基石。昭阳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整套人才培育计划,旨在全方位提升社区内社会组织负责人及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模式,精心设计98门课程。线上学习以周为单位滚动推出多个专题模块,如“社区治理理论前沿”“居民需求调研技巧”“服务设计与创新”等,既保证了学习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又便于学员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与深度思考。线下学习则更加注重实践操作与经验交流。围绕“以居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核心理念,设计了一系列实战演练与研讨活动。从“走进居民,深度倾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会等形式,引导学员深入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与期待;再到“资源链接,协同共治”——教授学员如何有效整合政府、社会、及个人等多方资源,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培组织,聚资源。结合街道实际情况,昭阳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通过“外引+内培”双管齐下的组织培育模式,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外引”方面,中心积极拓宽视野,主动对接邀请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与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组织到中心进行“孵化”。“内培”方面,深入挖掘社区内部的潜力与资源,特别是注重发现和培养“草根领袖”。通过组织培训、提供指导、搭建平台等多种方式,助力组建起自己的社会组织,成为推动社区发展和居民自治的重要力量。
(郭亚群 崔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