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端午锦及其饰物
□文/刘双湖
在兴化过端午节,儿童穿端午锦、戴百索、画额、穿虎鞋、戴虎兜,形成端午节期间特有的一道道风景线。
俗话说,“吃了端午粽,才把寒衣送”。过端午节,在农村正是“四夏”大忙季节。大麦收割上来,要抢移棉花。小麦收割完,要忙于插秧。农民说立夏后,庄稼日夜长,麦黄草枯一伏时,时间不等人。一年的收成全靠夏熟打基础。过端午节的时候正是忙碌的日子。立夏后,趁田间农活刚出头,孩子的父母就开始到洋机店,张罗着为自己的孩子做一套新衣服,就是做端午锦。
老人常说,过去旧社会是“穷人怕个焖烫暖”。意思是冬季穿棉衣,夏天穿单衣,春秋是“焖烫暖”的季节,哪有钱去做夹衣。现在人,有多种多样的夹衣,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衣着打扮,而过去,穷的只能把棉衣抽去棉絮当夹衣穿。在那物质匮乏的时期,孩子们是多么盼望在过端午节时,能穿上一套,哪怕一件新衣服,加上系百索、画额、吃“五红”、洗艾水澡,就算是过了一个快乐而完美的端午节了。
兴化的地理位置与其他地区不同,有闲端午、忙端午之分,忙端午是正逢收割的急恼时期,忙得连饭都来不及吃,哪有工夫去裹粽子。闲端午是在大忙中有松当的日子。由于闰月带来的变化,所以过端午节的日子在公历当中是有早有晚的,孩子们盼望的端午锦也就有早有晚。
兴化当地以添一套或一件在端午节穿的新衣服叫做端午锦。家长们在过端午节前经常互相探问人家,问人家为孩子做的什么或买的什么做端午锦。外地在过端午节时,孩子们身上带的用丝线绸缎制成的香囊类挂件叫做端午锦。端午节给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等,外面用鲜艳漂亮的丝布包裹,清香四溢。再用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出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点缀着孩子们的烂漫和纯真。
过端午节,在小孩的手腕上带五色绒线结的线镯,叫带百索。百索又称长命缕,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辟兵绍、五彩缕等,别称百索。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于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小孩戴百索,穿虎鞋、虎兜,形成端午节期间特有的乡土风情。家里挂钟馗象、门前挂菖蒲艾叶,早上吃粽子,中午吃“五红”,喝雄黄酒,小孩脚穿虎头鞋,手腕带百索。这些是兴化地区过端午节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虎头鞋是小孩鞋子的一种,虎头鞋是不会走路和刚学会走路的婴幼儿穿的鞋子。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虎是一种吉祥物,在鞋前脸儿和鞋帮上绣制虎或虎头图案,是希望孩子们长得虎头虎脑,用形象逼真的虎头图案驱鬼辟邪,保护孩子没病没灾。同时希望孩子们长大后,成为身强体壮的劳动力,成为家中的顶梁柱。
虎鞋扮得善良、美丽、顽皮、生动,成为众亲友送给小孩满月时的必备礼物和过端午节的礼品。布鞋更适合儿童的脚部发育,防止扁平足,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做、穿虎头鞋能够成为风习相沿,是因为它本身存在的实用价值、民俗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实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夹棉连脚裤都比较肥厚,需要比较宽大的鞋子和它配套,而虎头鞋正有这种特点,并且有保护裤脚和保暖的作用。人们这种情感和愿望的重要表达方式,便是在鞋前脸儿和鞋帮上绣制虎或虎头图案。换言之,就是借用虎或虎头图案来达到避祛一切邪祟,增加孩子“虎气”目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孩子的母亲、外婆、姨母、姑母等亲人,都要给孩子做或送虎头鞋,从而形成风习。又因为虎鞋比较肥大,所以鞋帮和前脸上有加工制作的余地。
虎兜是炎热的夏天婴幼儿穿的一件衣服。在端午节后,天热了就可以穿。说它是衣服实际只是用一块布片遮挡在胸前。虎兜就是婴幼儿穿的兜兜的一种,是因为兜兜上面绣了老虎的形象,才成为虎兜。兜兜成倒五角形,上面两个角上钉有一条带子相连,用来挂在婴幼儿的颈项上。中间两个角各钉一根带子,用来在婴幼儿的背后系扎。朝下的一个角剪成圆头,以遮挡婴幼儿的下体。整个兜兜经过巧手的母亲和长辈的掺绣,就是一件很美的工艺品,如今几乎难得可见。上面两个角的内口和中间正面都是可以绣画的。
在过端午节的内容上,还有在孩子的额头眉心上,用筷子头点上一个红点,有的用朱砂、雄黄拌合,有的买洋红点,不论是朱砂、雄黄还是洋红,一家买了,周围邻居几家就都来沾光。
洗艾水澡。中午吃过“五红”后,将艾放在大锅里加上水烧,煮上一锅艾水,待温度达到能够洗澡时,倒进大桶里洗澡,能消毒祛病。先给小孩洗,大人接着洗。在过端午节的早晨,人们用手蘸些草上的露水往身上涂抹,有的脱掉袜子直接赤脚在草上走,来祛除脚上的皮肤疾患。
有句谚语说,过去是“有钱天天年,没钱廉而过”。其意思说,有钱的天天过好日子,像天天在过年。没钱的只能省着吃、省着用。现在不同了,经济收入越来越高,幸福指数越来越丰富,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祖辈们都为孙辈准备端午锦,到洋机店的少了,直接到商场或网购就行了。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端午锦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欢乐,给街坊邻居带来了一个交流端午锦及其饰物的机会,给孩童留下不易忘怀的印象和一辈子的影响。
责编: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