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竹泓镇:匠心焕新 木船远航

2025-02-27 08:40:26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 通讯员 朱宏轩)2月13日,夜幕低垂,华灯初上,竹泓镇的非遗小镇游走灯会热闹上演。一艘艘装饰精美的木船在街巷中缓缓穿行、展示,船身上点缀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宛如流动的璀璨星河,照亮了竹泓夜色,也映照着这座非遗小镇的文化底蕴。

“叮叮咚……”近日,在竹泓镇竹二村的泰州星亚木船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内,此起彼伏的敲击声交织出一首乐曲,一艘艘木船正在制作中。工人们用桐油和石灰与水搅拌,形成“黏合剂”,再将硬木片削制的“灰齿”嵌进船体的板缝中,用锤子和钝口凿子从里外两侧将奎麻丝敲打进板缝内。如此多次,填充物就与黏合剂在板缝中充分黏合、浑然一体。

“这是木船制造工序中最复杂的一道——艌缝,其主要目的是断漏。”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木船制造技艺传承人周永干介绍,水乡垛田的自然地理与耕稼樵渔的现实需求,在历史的长河里催生出精湛的造船技艺,又在一代代匠人手中坚守传承。

在时光流转中,始终不变的是选料备料、断料配料、破板、分板、拼板、刨板等工序。但变化也不少——船型在变,传统木船是为适应水系环境的平底船,现在则发展出了景观船、画舫船、影视道具船,从农业交通转入文旅产业;工具在变,拉锯改进成了电锯,木尺变成了卷尺,扫描仪测量代替肉眼观察,还用上了设计图纸以适配订单化、个性化需要;制作方法也在变,建筑中的模块化生产也被借鉴到了木船制作中……

竹泓木船行业协会会长李玉云告诉记者,木船制造是竹泓镇最大的富民产业,全镇有超过1/10的从业人口,年产值超过7亿元。“全镇形成了互相协作、错位发展的上下游产业链,有专门打铁的铁匠、雕花的木匠,也有细分的加工厂;既有越做越大的画舫,也有越做越小的船模。”李玉云说,为打响知名度,镇里申请了“竹泓木船”公共品牌,搭建电商平台对外销售,还制定出现代化行业标准,细化到“6米以上船型,木板厚度超过4厘米”等一系列具体的质量条款。

“多年来,竹泓人坚持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将这一承载着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非遗项目始终融入现代社会的火热生活中。”竹泓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竹泓镇将持续坚守传统的制作技艺,同时不断创新和改进,将现代设计元素融入其中,使古老技艺焕发出绵绵不绝的生命力。

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