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人勤春来早 蒋庄番茄红

2025-03-03 08:42:4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 通讯员 时庆涛 姚敬厚)春节一过,苏中番茄第一村、陈堡镇蒋庄村村民们的蔬菜大棚内的西红柿纷纷挂果,有的已能采摘上市,成了市民餐桌上的美味。

2月26日中午,记者走进该村村民韦宏生的番茄大棚,碧绿的枝叶间番茄长势旺盛,韦宏生夫妇正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夫妇俩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们种了10多亩番茄,2月22日,大棚里的番茄陆续上市,现在每天能采摘到600斤,城区的蔬菜贩子直接开车到我们这里批发番茄。”据韦宏生介绍,到3月15日左右,他家的番茄将进入采摘高峰期。“现在番茄的批发价是每公斤6元,估计今年每亩纯收入在1.5万元,我家的番茄大棚一年赚个10多万元没问题。”

当天中午,该村村民陆桂如也来到自家的番茄大棚里察看番茄长势,只见她蹲在藤蔓枝叶间,翻看检查。“目前番茄的长势都比较好,再过10多天就可以采摘上市。”她告诉记者,为提高番茄品质,这一段时间,蒋庄村种植番茄的村民们都在对大棚里的番茄苗进行精细管理,确保长出的番茄口感好、质量好,能增产丰收。

“前几年每个番茄大棚能赚个两万多元,随着从事番茄种植的农民逐渐增多,搞番茄大棚的收入也在有所下降。”蒋庄村村民老杨告诉记者,他今年搞了3个番茄大棚,面积达2.6亩,估计今年的总收入在5万元左右。“这样的收入虽比往年有所减少,但比单纯种植稻麦的收益要强得多。”

据该村村民潘锦涛介绍,他去年试验利用番茄即将下市时,套种毛豆和丝瓜,丝瓜结束前继续套种水稻,每亩田增加收入5000元。在镇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他引进山东农业大学和江苏农业大学的技术指导,引进新的番茄品种,实现订单式生产供给,由于天气适宜,他家的番茄产量超过往年,亩产达到6吨,市场平均价格为3.5元/斤,亩均产值达30000元。

“今年全村有100多户村民搞番茄大棚,总面积达500多亩,我们将以‘红富堡’番茄为特色,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形成以番茄种植为主导,葡萄、番茄、山羊养殖等产业协调发展的多样化经营模式,全村现有500多户加入生产合作社,种养殖面积近2000亩。”蒋庄村党总支书记韦传芝告诉记者,“目前,我们鼓励村民采用‘水稻+番茄’的种植方式,这样既能解决耕地‘非粮化’问题,又能提高种植效益;村两委会将积极为老百姓提供技术和销路等服务工作,努力帮助村民达到‘千斤粮、万斤果蔬、万元田’的农产品种植效益。”

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