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堡镇用行动践行“学雷锋”
本报讯(通讯员 竺笑 徐蓓霞 全媒体记者 顾日升)小挖机刨着树根、筑土镶路,三五工人在沟壑处垫着石子。连日来,在中堡镇大纵湖村夏庄自然村东北偏远200多米长的土路上,被村民亲切称为“二胡子”的杨如忠正组织修路作业。
“把土路整好,再浇混凝土,确保在清明前走上水泥路。”杨如忠说,这段土路共230米长,通向村绿化地。每逢下雨,路上泥泞,非常难走。今年春节,杨如忠盘算着需在村里做的事,他征询乡亲意见,决定浇筑绿化地水泥路,修缮庄南沿河闸口大道,这些计划得到了村里一致赞同。“大家如此信赖杨如忠,源于他学雷锋、做好事。”村里的老党员何鹤华说。
今年47岁的杨如忠,18岁便去昆山跟着本村瓦匠学做瓦工。10年后,他开始承包小工程,角色从单纯做瓦工转变为建筑“小老板”。后来,杨如忠创办建材店经营建材。腰包渐鼓并轻松下来的杨如忠,结识了收藏古玩的一个老乡,也搞起了收藏。他专注红色物件、红色书籍的收藏。其中,雷锋画册、雷锋故事、雷锋歌曲,更是成了他收藏的重点。杨如忠说,学生时代,教室里张贴的是雷锋宣传画,教唱的是《学习雷锋好榜样》,现在看着收集的物品,才真正领悟雷锋的平凡和伟大,“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带着真情实感,杨如忠更注重雷锋相关物品的收集。目前,已被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家委员会吸收为会员的杨如忠,累计收藏雷锋物件、书籍3100多件(册),其中不同类1100多件(册)。杨如忠还特地到雷锋工作地抚顺收集资料,收集到196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油印的“完成合本”《雷锋》。杨如忠将在夏庄的两层楼住宅,创建成“杨如忠个人红色收藏馆”。中堡镇党委、政府向藏馆授牌。
“收藏的意义,在于展览、传播,让更多的人学习。”杨如忠的藏馆不仅对外开放,还被邀请到学校、机关开展“学雷锋主题”展出。3月3日,在盐城市盐都区的邀请下,杨如忠在盐都区图书馆专题展出《雷锋的故事》。户外展出,杨如忠亲自讲解,还常常贴上人工和运费。为宣传雷锋,杨如忠还在抖音里以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旋律,展示雷锋宣传画。
宣传雷锋,学习雷锋,更要践行,才有说服力。大纵湖村党总支书记房以刚说,杨如忠以雷锋为榜样,热心公益事业,为村里修了两段路,资助患病群众,向镇关工委捐献爱心款。领衔建设村牌楼、村标石,组织并出资编纂村史。
杨如忠“学雷锋,见行动”,在全镇渐成效应。中堡镇镇长郝文斌说,就在前几天,东皋村在外能人无锡玉祁酒业董事长姚运海向村里捐出40万元修桥款,让庄西年久失修的大桥得以新建。在“3·5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中堡镇积极开展“爱心义剪”“健康义诊”“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近两年,中堡镇形成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队17支,参加人员180余人。好人好事大量涌现,捐款修路金额达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