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寻舟探艺传匠心 非遗之美绘新章

2025-06-04 09:24:07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 通讯员 朱宏轩)5月18日,市少年宫彩铅班、美术启蒙班师生走进苏航船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竹泓木船非遗工坊”研学活动,通过融合教学,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泓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的独特魅力。

竹泓木船制作技艺始于唐代,至今已传承千年。活动中,学生们跟随讲解员走进工坊车间,从选材、开料到榫卯拼接、桐油防腐,一步步了解木船制作的过程。木船模型展厅内,形态各异的水乡船模陈列其中,轻盈精巧的渔船、雕花繁复的画舫、沉稳厚重的货船,每一艘都承载着水乡的历史记忆与劳动智慧,让孩子们感受到非遗的活态传承。

本次活动以美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观察、记录和描绘木船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历史、工程、劳动教育等多领域知识,打造一场立体化的非遗课堂。在工匠的指导下,孩子们拿起刨刀,亲手体验刨木的乐趣。孩子们兴奋地说:“原来做船不仅要画画设计,还要懂数学测量和物理平衡。” 他们发现,木船优美的线条背后,是比例与对称的和谐;精巧的结构之中,蕴藏着力学与平衡的智慧。

活动尾声,孩子们登上长达20米的双层木质画舫船。船身雕梁画栋,木纹间散发着古朴韵味,让孩子们瞬间被吸引,有的轻轻抚摸栏杆,感受木质的纹理,有的兴奋地走来走去,讨论着船舱里的新奇物件。

“非遗研学绝非简单的文化体验,它更像是在孩子们心间播撒下一颗颗传承的种子。今后,我们会持续开发更多非遗课程,助力少年儿童从文化的‘旁观者’转变为‘传承者’。”市少年宫负责人表示。

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