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海:平凡铸非凡 百炼终成钢
本报讯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从特战班长到反恐尖兵,身份在转变,不变的是他对使命的坚守与对自我的严格要求。15年的军警生涯,他用汗水与伤疤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荣耀,诠释着“平凡铸非凡,百炼终成钢”的深刻内涵。他就是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武装巡逻中队副中队长、三级主管刘建海。
在竞技赛场上,刘建海是一位耀眼的“极限勇士”。2018年,在北京全球斯巴达勇士赛中,他凭借出色的体能与顽强的毅力,拿下公开组第三;2019年,在第十八届成都世界警察运动会上,他勇夺男子66公斤级卧推铜牌。然而,最令他难忘的还是2020年的全省比武。
那是一场对身心的极限考验。比赛期间,阴雨绵绵,寒风刺骨。但刘建海没有丝毫退缩,在五天四夜的时间里,他要完成7大类39个科目的严苛考核。为了攻克射击精度的难关,他想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训练方法——将沉重的砖头悬挂在枪管之上。粗糙的枪身与掌心反复摩擦,一练就是整整3个小时,血泡层层叠叠,钻心的疼痛时刻挑战着他的意志。但在他的信念里,没有“退缩”二字,唯有“更快、更强、更精”的执着追求。最终,凭借钢铁般的意志,他成功完成所有挑战,荣获“全省极限勇士”的称号。“奖牌只是一时的荣誉,作为特警,真正的荣耀在于训练时留下的伤疤,这些伤疤是肌肉记忆的勋章,是我们在实战中克敌制胜的底气。”刘建海说。
在守护群众的战场上,刘建海更是冲锋在前的“守护者”。2024年,千垛镇发生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一头重达千斤的疯牛失控,在河网交错、芦苇丛生的湿地中横冲直撞,严重威胁群众安全。刘建海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但疯牛窜入芦苇荡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隐患一日不除,百姓一日不安。”此后五天,他与队友借助无人机,穿梭在泥泞的湿地间,逐寸搜索。当发现疯牛踪迹的那一刻,他果断扣动扳机,将疯牛击毙,成功终结了这场危机。
从警以来,刘建海累计完成220余次安保任务,其中包括6次国家级重大活动的安检搜排爆工作;成功处置28起涉爆现场警情,排除56枚废弃炮弹;参与抓捕犯罪嫌疑人130多名,救助受困群众150余次。在他看来,使命的光辉不在聚光灯下,而在泥泞中跋涉的脚印里;特警的荣耀,是万家灯火亮起时的无声誓言。
在工作之外,刘建海还拥有一颗温暖而善良的心。2020年的一次巡逻,一张无偿捐髓的号召书闯入他的视线。“能以一己之力挽救生命”,这个念头如星火般在他心中燃起。没有丝毫犹豫,他毅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四年后的一通电话,让这份沉寂的承诺有了回响。市红十字会告诉他,一名白血病患者与他配型成功。那是一位年轻的父亲,家中还有个年仅5岁的孩子。同是初为人父的刘建海,深知这份责任的重量,也更能体会对方被病魔笼罩的绝望。他没有片刻迟疑,当即答应了捐献请求。
捐献过程并不轻松,一个多月的准备,是对身心的双重考验。从健康检查到饮食调整,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生命的希望。妻子虽然担忧,但给予了他最坚实的支持,家人与他并肩作战,精心制定锻炼计划,准备营养食谱,反复叮嘱注意事项。6个多小时的采集过程,最终收获了288ml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捐献后的日子里,每每想起自己的付出能为另一个家庭带去重生的曙光,他觉得所有的辛苦化作了内心的骄傲与满足。
刘建海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特警的百炼成钢,是为了让平凡的血肉之躯扛起非凡的责任;破圈前行,是用生命的热度融化命运的寒冰。当“利刃”淬火而生,它不仅刺破了危险与黑暗,更闪耀着人性至善的永恒之光,激励着无数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行。
全媒体记者 卞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