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四化”同频共振 绘就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新画卷

2025-08-11 09:42:33

本报讯(通讯员 杨庆莉)近年来,市委老干部局聚焦发挥离退休干部独特优势,创新探索“精准化对接、规范化管理、常态化推进、品牌化升级”的“四化”工作路径,深耕“银发生辉·银龄行动”志愿服务品牌,引导离退休干部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一线贡献银发力量,绘就“银发生辉”的生动图景。

精准化对接需求,

推动银发力量直达末梢

健全“三级联动”需求对接机制,通过社区(村)收集群众诉求、乡镇(街道)梳理研判、市级统筹对接,动态更新群众需求、老干部资源、志愿服务项目“三张清单”,实现供需精准匹配。立足离退休干部专业特长和志愿服务意向,分类组建“银发科技团”“银龄调解团”等9支专业服务队。其中,“银发科技团”深耕“稻田养蟹”“龙香芋培育”等特色产业,助力1400户农民年均增收近万元;“朱连调解工作室”创新“四个到位”工作法,3年化解案件3861件,成功率98.3%;兴化市人民医院“杏林银发人才工作室”送诊下乡42次,义诊1380人次。

规范化建强队伍,

保障银发先锋行稳致远

出台《全市“银发三长”(河长、路长、网格长)工作实施方案》和《“银龄红管家”行为公约》等制度规范,从队伍建设、项目运作、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推动志愿服务从“松散化”向“规范化”转变。实行“双注册”管理,组织离退休干部志愿者同步在泰州老干部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和泰州市志愿服务云平台注册,详细登记志愿项目、意向等信息。建立“岗前培训+定期轮训”机制,依托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开展应急救护等实操培训,年均组织政策法规、服务技能等培训不少于4次,去年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完善志愿服务电子档案,实时记录服务时长、内容及成效,作为“星级志愿者”评定依据,有效激发参与热情。

常态化推进服务,

促进银发暖流浸润基层

将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主动融入全市志愿服务体系,与各单位党建工作、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同部署、同考核,确保常态长效。紧扣传统节日和主题宣传日,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政策宣讲”“关爱帮扶”等主题活动。健全激励机制,每年评选“优秀老干部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市级媒体广泛宣传先进事迹。目前,全市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累计时长突破1.6万小时,形成“月月有主题、季度有特色、全年不断线”的常态化服务格局,让“银发力量”持续活跃在基层一线。

品牌化升级引领,

彰显银发名片辐射效应

围绕“红兴党建+银龄志愿”打造特色品牌矩阵。“银发三长”依托“河长+路长+网格长”联动机制,推动2829名老干部下沉一线,服务覆盖247条河道、185条道路、422个村居网格,辐射群众2.3万人次,获评江苏省老干部“十佳志愿服务项目”。“银龄红管家”引导316名老干部加入123个小区业委会,争取改造经费近千万元,推动58个小区加装充电棚390处等,物业费收缴率从75%提升至95%,投诉率下降20%,获江苏省老干部工作“最佳创新提名项目”。“昭阳红”志愿服务队常驻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一老一小”及银龄讲解等活动213场次,覆盖群众1.15万余人次。“爱心时间银行”等项目持续丰富品牌矩阵,使“银发力量”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