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心处 执法有温度
本报讯(通讯员 翟德璧 颜世超 黄小青 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8月4日午后1时,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柏油路面热气蒸腾,地表温度40多度。此时,四辆满载石子的重型自卸货车正从周庄镇八方建材码头出发,驶向陈堡镇高铁建设工地。刚驶入检测区域,便被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治超中队与安丰交警中队的执法人员精准拦截——这场高温下的治超行动就此拉开序幕。
静态称重仪的数字跳停:四车实际载重分别显示45.1吨、49.8吨、45.2吨和47.8吨,换算下来,每辆车的超载量竟高达25.1吨、24.8吨、25.2吨和22.8吨。要知道,每多出来的一吨砂石,都像一颗悬在公路上的“定时炸弹”,不仅会加速路面龟裂老化,还会在急刹时引发侧翻,给过往车辆和行人埋下致命隐患。
驾驶室里,司机师傅们早已被热浪蒸得满头大汗,蓝色工装后背洇出大片深色汗渍,握着方向盘的手背上布满细密的汗珠。他们降下车窗时,带着一丝忐忑,却没等来预想中的严厉斥责。“天太热,师傅们先喝口水缓缓。”执法人员语气温和,递过来的冰镇矿泉水瞬间驱散了几分焦躁。“驳载的事不用愁,我们联系了志愿者和铲车,都是免费帮忙驳载的。”
考虑到高铁工地等着砂石赶工期,执法人员顶着正午时分最灼热的日头,一刻不停地协调分车装运。几位身着荧光绿背心的志愿者穿梭其间,汗水顺着安全帽的系带往下淌,可手上的动作丝毫没慢——起铲、转运、驳载……原本需要司机自己联系铲车、耗费数小时甚至大半天的卸货转运,在专业团队的协作下,短短几十分钟就完成了。
“这温度,驾驶室里跟烤炉似的,方向盘都烫得攥不住,现在想想都后怕。”一位司机抹了把脸上的汗,“超载确实不对,如雇用社会商用铲车驳载,每台车至少需付500元,四台车就需要2000元。可这大热天的,治超站不光执法严,还抢抓时间免费帮我们驳载,这心里头啊,真是又愧疚又暖和……”
烈日灼灼,执法如铁。治超中队的严格尺度在高温下没有丝毫退让。他们既要守住道路安全的红线,又不能耽误重点工程的进度,这份“严”与“暖”的平衡,在高温下被诠释得格外真切。
“这样的‘执法+公益’模式不是偶然为之,而是将持续深化完善。”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治超中队负责人表示,今后,道路安全监管的“刚性”与便民服务的“柔性”将始终同行,在每一次执法中注入人文关怀,让平安之路既守得住规矩,也留得住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