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兴化农商银行:润泽水乡“夕阳红” 深耕养老“金融田”

2025-09-16 09:23:44

本报讯(通讯员 冯婷婷 钟原)面对区域老龄化加速趋势,兴化农商银行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创新构建“信贷支撑、网点服务、普惠延伸”三位一体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以务实举措推动养老金融服务落地见效,不断提升广大“银发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强化信贷供给,加大养老产业支持力度

为切实解决养老产业融资难题,兴化农商银行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信贷供给渠道,为养老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聚焦“大健康”产业筑基。该行以国家“体重管理年”三年活动为契机,主动跟进市委、市政府大健康产业工作部署,建立大健康产业项目清单制和服务对接机制,深度参与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与先进制造、健康养生等产业跨界融合,逐步构建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客户基础。

推进“3+2”走访获客。该行制定专项养老产业走访计划,梳理全辖133户重点养老大健康产业客户清单,结合“3+2”企业客户走访模式,确保每个业务条线客户经理每周走访3个存量客户、2个“首贷户”,并由领导班子带头,走访重点养老机构、医养企业等,进行有序、高效的“地毯式”走访。

找准“夕阳红”产业切口。针对养老机构初期投入大、投资回报期长等特点,该行采用“一户一策”的贷款方式,向某康养中心提供期限结构灵活、利率优惠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有效缓解了该康养中心启动阶段的资金压力。截至目前,该康养中心已有200多位“五保”老人入住,成为地方金融服务养老行业的“样板”。

优化客户体验,打造适老金融服务标杆

针对老年群体金融服务“数字鸿沟”问题痛点,该行着力建立“适老化”服务长效机制,统筹推进、分工负责、上下联动,以创新的手段、务实的举措,推动“适老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持续完善顶层设计。该行制定《“适老化”支付服务方案》,并成立行长为组长、分管行长为副组长和运营管理部、普惠金融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适老化”支付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聚焦网点硬件、人文服务等方面,通过“传统+智能”“普遍+个性”“线上+线下”的推广方式,系统推进“适老化”服务。

加快网点焕新升级。该行结合网点装修三年计划,实施“设施适老标准化、智慧应用人性化、服务体验标杆化”升级工程,让传统网点变身“银龄港湾”,并增采拐杖、折叠轮椅、老花眼镜等辅助工具,在柜外清系统增设大字版操作界面。同时,该行根据“就近+方便”原则,合理增设了38个爱心服务窗口,实现支付服务适老网点全覆盖。

不断提高人文温度。该行以12家适老网点为试点,开发“适老智能服务生态链”,同步开通“96028银龄专线”,提供方言慢语专属客服,年均服务老年客户1095次。同时,该行设立“纸质+电子”公共教育专区,涵盖养生、理财等知识;并完善了上门服务预约机制,新增电子登记簿规范服务流程。截至目前,该行11家网点获评“江苏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适老网点”。

深化协同联动,构建养老服务生态体系

该行打破金融服务时空限制,构建“移动服务进村、‘政银’融合拓面、金融宣教润心”的普惠新生态,让养老金融服务扎根乡土,打通“最后一公里”。

推动“政银”服务深度融合。该行通过“固定网点+移动服务”模式,在480家普惠金融服务点的基础上,打造垛田芦洲村、沙沟官河村等“四务”融合示范点44家;同时,与税务局、行政审批局、医保局深度合作,共同建设“税银”缴费点517个、“农商·苏服办”服务点49个、“医疗保障便民服务点”27个,打造了“15分钟医保圈”,让老年客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务。

做实上门服务暖心工程。该行制定《特殊消费者“特事特办”文明规范服务实施细则》,组织60支“小圆服务队”配备移动终端走村入户,开展驻村服务、上门服务、收集更新客户档案等工作,切实满足老年客户特殊金融需求,实现“基础金融不出村、特殊需求到家门”。

筑牢金融知识防护屏障。该行制作了《哪吒》系列反诈宣传片,将常见诈骗手段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同时,组织开展防范老年人突发疾病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应急演练,不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该行组织“小圆服务队”开展反诈、反假等公益宣讲,有效提升了老年客户风险防范意识和金融服务认同感。

下一步,兴化农商银行将持续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深化养老金融服务生态建设,以更优质、更有温度的服务擦亮“兴化人民首选银行”品牌,为区域养老事业发展贡献金融力量,绘就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画卷。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