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三大一舍”的那个秋冬

2025-09-19 09:27:21

□ 张学诗

 

“三大一舍”,上世纪70年代,兴化的四所县属完全中学的名称:大营中学,大顾中学,大垛中学,舍陈中学。

当时的县属完中,城上的,乡下的,拢共也就十几所,这“三大一舍”,差不多占了四分之一。

1976年8月,我从高邮师范毕业;也许,是因为高中毕业上的师范吧,所以,被分配到了大营中学。当时的师范生,能够分到中学,尤其是县属完中,还是颇让人羡慕,也可以沾沾自喜的。

进入大营中学的第一年,我接的初二,教语文,做班主任。

那时候,闹地震,学生都是在操场上的防震棚里上课。

好不容易,送走了这个班,当时的初中学制,也就两年,接下来,我就顺理成章地教起了高一语文,还是做班主任。

1977年的秋天,县教育局作出决定,从县属完中开始,几所学校一组,开展教育教学的探讨和研究,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要求。

现在想来,这种做法,无疑是正确而有效的,就说当时的高中师资队伍,差不多,也是层层拔高,高中毕业、师范毕业,教高中的,比比皆是,因而亟需提高。

就这样,“三大一舍”的老师,按学科,在校长或教导主任的带领下,轮流赴各校开展教研活动,其内容和样式,大抵是听课、评课、联考;尤其这联考,用的县教育局统一出的试卷,成绩一出来,高下立判,接下来的教研活动,也就对症下药,分析、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措施……

“三大一舍”教研的第一站,就是大营中学,为此,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包括同学,也都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尤其那些学生,全都带着一种新鲜的、新奇的向往。

这些教研活动,去一所学校,一般是两天一宿,因为距离远;又没有公路,只有水路,且轮船又不在一条航线上,只能靠挂桨机,或者再换乘轮船。

记得,为了招待三所学校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大营中学的老校长专门让后勤,在靠西北围墙的那档猪圈里,宰了一头由食堂养了几个月的猪,就连那些住校的学生,也美美地加了一回“红烧肉”的餐……

到其他三所学校教研,我和语文组的同事一起,也都去过;或坐挂桨机,或换乘轮船。最近的舍陈,一二十里;大顾,三四十里吧;大垛最远,差不多有百里之遥了。

最近的,也是我们外出教研的第一站,就是海沟河南,离大营十几里的舍陈中学,和大营中学一样,也是60年代初的一所县属中学,先是初中,后是完中。

虽说,相距还不到二十里,可两校的交流并不多,“隔河千里远”啊!

在舍陈,当天的教研活动过后,我和两个同事,走在街灯映照下的街面,走在靠近我们住宿的旅馆的一座宽宽的木桥,看倒映在水里的灯影,一种诗意的情趣,也就随波光,在粼粼地荡漾。

那时候,我工作的大营中学,还没有通电,每到晚上,学生上自修,教师晚办公,点的都是煤油灯。

看到这倒映在水里的很好看的灯影,一种艳羡,也就在心底油然而生……

大顾中学,坐落在车路河畔,记得,它的校园是整洁的,教室也像模像样,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条头顶上牵着葡萄藤、两旁砌着石板凳的长廊;我在葡萄藤下的石板凳上坐过,清风拂面而来,手里捧一本书,慢慢地读,那是带一种别样的惬意的,我真羡慕那里的学生和老师了。

大顾中学,不在乡镇,而在陶庄公社的大顾村。

就是这么一所办在村庄的学校,却在兴化拢共十几所的县属完中里,占一席之地,这不能不让人慨叹。

离大营最远的,当是大垛了,水路就有上百里。

去大垛中学教研,已经进入了冬天,带队的汤主任,在轮船上对我们说,你们好好观察,大垛的街,是“马蹄形”的。

我就想,这“马蹄形”的街,和我们大营,躺在海沟河边的“半条街”比起来,该有一种什么样的不同?

总想一探究竟,可在傍晚明亮的灯火和萧瑟的寒风中,我们才下了轮船,也就来不及去街上走走;第二天,听课、评课、讨论……整个的教研活动一结束,又坐上了返程的轮船;所以,大垛那“马蹄形”的街景,终究没能够观赏。

至于后来,我作为校长,不止一次地来过大垛,参加教育教学的会议,镇上的面貌,一天天变样,也就无从考证,1977年的初冬时候,汤主任——后来调到兴化,成为汤校长了,那或许是作为笑谈的“马蹄形”的“街说”……

有些扯远了,再说回来。

那时候,论校舍条件最差,非大营中学莫属。我刚到校的时候,整个校园,也就两排教室,两排教师和学生宿舍,且已日见衰败;包括操场,学校的面积,一共也就十几亩地。

可就是这所学校,这两个毕业班,1978年高考,考取名牌大学,加上大专院校的,差不多有10人,于那时那地,也就算很不错的成绩了。

或许,这也得益于一年前,“三大一舍”齐心合力的一次次教研,虽说有些“急功近利”,可也让师生们拓宽了眼界,铆足了劲头。

直到现在,我还会想起,毕业班的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跟学生们常常讲起的,那一句流传于乡野的俚语箴言:

“八败命,还怕个死来做呢!”

还有,属于“三大一舍”的那个秋冬,那一幕幕已然是属于漫远的画面,又分明地显现于我的眼前……

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