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垛镇:两座农桥解民忧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 通讯员 花满中 徐恒同)“再过几天这桥就通了,以后收割机下田收稻麦、养殖户拉蟹饲料,再也不用绕远路、靠船运,种养殖成本能节省不少。”大垛镇园区新村肖家自然村的种植大户老包说道。
9月23日上午,记者站在肖家自然村村南新建的农桥旁,此刻,施工人员正忙着拆除建桥模板,另一侧的工程车在桥两端填土铺路。这座农桥长8米、宽4米,不算大,却着实成了当地农户的“安心桥”。
近年来,大垛镇财政和资产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大垛镇财资办)始终将“推动乡村发展、破解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核心目标。不久前,该办工作人员在园区新村走访调研时,了解到种植大户老包在肖家自然村村南侧流转了120亩地块用于粮食种植,与此同时,该区域还有140多亩养殖水面,由两名外地商户承包,用于螃蟹养殖。然而,交通设施却成了制约发展的短板,农田与水面被河道阻隔,物资运输、农机通行极为不便。
得知这一情况后,大垛镇财资办迅速与园区新村两委会对接,第一时间到现场办公,敲定农桥建设方案并立项上报。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的基础上,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期间,大垛镇财资办全程跟进、高效帮办,对施工质量、进度进行严格监督,只为让农桥早日竣工、早日投用,彻底结束种养户“隔河如隔千里”的困境。
据悉,此次农桥建设及维修项目中,大垛镇财资办上争危桥建设补助资金6万元,村级配套资金5.29万元。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便完成了园区新村肖家南河桥的建设,以及从六村曹家河东桥的维修工程。如今,两座桥的完工不仅解决了农户的出行难题,更从根本上改善了种养大户及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