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许炜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为陌生患者点亮新生希望

2025-10-17 09:33:35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徐冬梅)10月15日上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一场没有豪言壮语、却满溢着大爱的生命接力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许炜正躺在病床上,为一名素不相识的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能成为别人的‘生命摆渡人’,这点付出不值一提。”许炜躺在病床上,目光紧紧追随着鲜红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看着它通过透明导管缓缓流入储存袋。这份承载着生命希望的“种子”,在采集完成后,将马不停蹄地被送往千里之外,为那位正与病魔抗争的陌生患者带去重获新生的可能。谈及心愿,许炜的眼神充满真诚,她说:“希望患者能早日康复,未来能好好生活,这是我此刻最大的心愿。”

许炜今年47岁,是我市陈堡镇便民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早在2017年,她便主动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将自己的一份爱心存入“生命银行”,期待着有一天能为需要的人伸出援手。今年7月,当接到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的通知时,许炜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同意捐献,用果断的选择为他人的生命注入希望之光。“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和家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支持,救人本来就是件大好事!”许炜的丈夫金建华向记者坦言,家人的全力支持,也成为了许炜坚定前行的温暖后盾。​

为了确保捐献顺利进行,从初步配型、高分辨配型到全面体检,许炜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每一项流程。她严格遵照医生的要求调整作息、管控饮食,每天坚持运动锻炼,只为以最健康、最佳的身体状态完成捐献,给患者带去最高质量的“生命礼物”。“体检时医生说我各个指标都很合格,那一刻我真的特别开心,感觉自己离救人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回忆起体检结果出来时的场景,许炜的语气中仍难掩激动。​

“很多人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存在误解,其实它对捐献者的身体影响极小,整个过程都在专业医疗团队的保障下进行,安全可控。”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刘旭特意为公众科普,希望能消除大家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顾虑,让更多人了解这项善举的意义,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在紧张的采集过程中,时间悄然流逝。当天下午2点,历经5个多小时的努力,许炜成功捐献出252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尽管连续躺了数小时让她的脸上难掩疲惫,但当谈及自己的付出能为另一个生命带去重生希望时,许炜的眼中瞬间燃起光芒,心绪激昂。而在完成捐献的这一刻,她也正式成为江苏省第1704例、全国第21278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志愿者,用自己的善举,为“生命接力”增添了温暖而有力的一笔。​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