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戴南地山公司引进砂型3D打印装备

2025-11-11 08:57:46

本报讯(特约记者 袁开建 通讯员 王晓荣)在一个大大的箱体中,一杆横梁缓缓移动,在平台上铺上一层薄薄的细沙,紧接着一个机械臂左右来回周期性地滑过,伴随着每一次滑动,平台上便会呈现出事先设计好的图案,再循环往复,一层一层地逐渐变高、立体起来……在位于戴南镇姜何村的地山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这台新设备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这个就是我们引进的最新设备——铸造砂型3D打印装备,它是一种利用3D打印技术,能够直接、快速、精确地制造出用于金属零件铸造的砂型的专用工业设备。”公司总经理钱冬平介绍说,“这上面的供砂和铺砂系统会在成型平台上铺设一层非常平整且薄的覆膜砂,机械臂下部的喷头会根据设计好的参数数据,在砂层上精确地喷射粘接剂。粘接剂渗透砂层,引发固化反应,将被喷射区域的砂粒粘结固化,重复步骤,直到整个砂型被打印完成。”

据了解,在传统的铸造工艺中,通常采用翻砂铸造的方式,其过程需要手工制作铸造模具,再通过模具制作砂型,然后将铸造材料注入砂型中,最后等待铸造材料凝固后取出,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并且难以实现高精度、复杂形状的铸件。

说起这台设备与传统的铸造工艺对比有什么优势,公司另一位负责人朱彧彧开心地说,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只要在电脑上通过专业软件完成设计制图之后便可以直接“打印”出来,“它无需模具,直接跳过了设计制造木模或者金属模的漫长环节,极大地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从数周甚至数月能够缩短到几天,效率是大大提高了。”

除了提高生产效率,经由这台设备“打印”而成的产品精准度也更高,喷头每来回“打印”一层的厚度最低能达到0.03mm,特别适合一些各种复杂的铸件的生产制造,同时它也非常便于操作且智能化,整个过程中无需人工全程看管,可以实现24小时不停产。

在产品打印完成后,将成型箱从设备中取出。大部分未粘结的松散的砂子可以被回收再利用,而粘结固化的部分则构成了所需的砂型或砂芯。经过适当的清理和少量后处理(如打磨、上涂料、烘干等),就可以用于组装和浇注金属液来进行铸造了。

“相较于传统的铸造,使用这样的设备也更加环保,主要原料是石英砂、高硅砂等,全程固态无异味,用完的砂型最终也能回收再利用,降低了废料的产生,同时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与节能减排,符合绿色制造的发展趋势。”朱彧彧说。

眼下,砂型3D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精密机械制造等方面应用广泛,对一些高精密的复杂铸件来说尤为适用,有助于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这种砂型3D打印技术也为铸造业提供了更多的设计自由度,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使得企业能够更快地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从传统的依赖手工和模具的生产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是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钱冬平说。

717